□侯铭 石榴以其火红的色泽,象征着繁荣而美好的生活;以其晶莹的颗粒而蕴含子孙繁多、后嗣满堂之寓意。枣庄的市花是榴花,鲁南有座石榴园,誉之冠世。不知是枣庄有幸,还是石榴有幸,也许是物华与地灵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每当品读枣庄的冠世榴园时,我总有如此之思。 榴花染霞的日子,世界唤起一天的晴翠。步履迈着满径的榴影,视野溢满遍野的榴火。思绪升起,翩然于榴乡的千秋与今朝。 谈及鲁南的石榴,最该感谢的应该是峄城匡坛村的西汉人匡衡。“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让这位三朝元老、两代丞相刻苦学习的故事千秋传唱。匡衡于宫廷御苑中移植张骞从西域带来的安石榴栽植故里。 于是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碧波潺潺的清泉溪流之边,翠条绿叶,红花丹果,灿烂无边,且枝繁叶茂,千秋不衰。 石屋山泉下,贾泉村的明代光禄卿贾梦龙、兵部右侍郎贾三近父子俩写尽无限榴乡风情,《峄县志》彪炳史册。锦绣之地,引得诸多文人雅客频频光临。 晋代文学家潘岳游览峄地石榴园,赞美石榴是“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晋代刘伶热爱榴园美景和榴乡美酒,最终老于斯,葬于斯。公元736年,诗人李白从任城(济宁)、兖州东来峄县,寓居石榴园一年之久,他酷爱榴花和兰陵美酒,更热恋榴乡的鲁女,写下了《咏邻女东窗海石榴》的诗词。来此的有文人,又不乏帝王、将相、政客。“岳飞养眼楼”留下了精忠报国的踪迹。明朝的权妃娘娘随朱棣皇帝争夺江山,染病而薨,最终选此地作为安息之所。而历代的官吏们则在此谱写了光辉的政绩,东汉名臣袁安因卓越的成绩入内阁而位居三公;元代的任譓,老百姓称他为“甘棠”,至今此地有三个村庄称“棠荫”以纪念他;清代知县张玉树联合本地高才生成立文学社,以“榴籽”作为地方文化符号。追寻过往,这片土地丰厚的人文确实让人慨叹不已。 而今,冠世榴园沧桑而显高古,新姿更具独秀。春来群山绵绵,叠翠泛绿,势如碧海。清风拂过,起起伏伏,越此山而至彼岭,苍苍茫茫,郁郁葱葱,煞是好看。夏临登一望亭,鸟瞰四野,见绿树丛中千蕊含苞,万蕾绽放,如星火燃于翠玉,若群霞灿乎青天,蔚为大观。更有秋风至而千树含丹,硕果累累,如初日而树树升晖,似玛瑙而枝枝挺秀,着实诱人。此景醉人,此情怡性。岁月之幸,枣庄之幸。 古老的榴园今朝更加璀璨,以其十八万亩的面积抒写着时代旅游文化的强音,勤劳的榴乡人民正紧张劳作,力争三五年再造一个冠世榴园,励志谱写榴园建设新篇章。冠世榴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人。以石榴文化为代表的榴乡黑陶、木刻、毛绒、石雕、根雕、玉器等礼品、玩具,走进千家万户。榴花果汁、酒、蜂蜜更是享誉世界。 又逢秋意浓浓时节,走进冠世榴园。正在筹建的中华石榴博览园映入眼帘,第一届石榴大会刚刚送走国际友人,新建的冠世榴园的南大门正张开她的双臂……此刻,我的心中溢满了无尽的欣慰和喜悦,这欣慰和喜悦是秋天的、石榴的、冠世榴园的;更是历史的、时代的、枣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