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只想逃避责任,甚至不自觉地说谎?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他人的虚伪,而不去反顾自身?《错不在我》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自我辩护心理在发生作用,这样的心理你我都有。 假定有两个在态度、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相同的年轻人,他们都相当诚实并且对某件事都持有同样温和的态度。例如,他们都认为作弊不是一件好事情,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坏的罪行。现在,他们两人正在接受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将决定着他们能否考取研究生。在撰写一篇重要的文章时,他们都感到毫无线索可循。眼看就要错过这场考试了……此时他们每人都得到了一次作弊的良机,他们可以读到其他同学的答案。 这两个年轻人与自己的欲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其中一个人屈服了,而另外一个人则抵挡住了诱惑。做出这两种决策可谓一念之差,他们两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选择对方的决策。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某种重要的东西,但也付出了各自的代价:其中一个人为了获得好成绩放弃了诚实,而另外一个人则放弃了好成绩保全了自己的诚实。 现在的问题是:一周之后,他们会如何看待作弊?假设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那位屈服于诱惑的年轻人会认为,作弊并没有太大的罪过。他会对自己说:“嗨,人人都会作弊。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为了将来的前程我必须这样做。”而拒绝了诱惑的那位年轻人则会认为作弊的不道德程度加强了:“实际上,那些作弊的人是非常无耻的,他们应当被学校永远开除,对他们必须做到惩一儆百。” 在这两个学生自我辩护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其一,他们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大;其二,他们的看法已经内化,他们认定自己一直这样看待作弊。似乎一开始他们站在金字塔顶端,相距不过几毫米;但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之后,他们已经滑落到了金字塔的底部,站到了塔基相对角的两端。那个没有作弊的学生认为另一个人是完全不道德的,而作弊的学生则认为另一个人是不可救药的清教徒。这一过程揭示了受到过痛苦诱惑的人是如何抵制诱惑,进而几乎要屈服于诱惑,但是在最后一刻却又抵挡住诱惑,并如何逐渐厌恶甚至憎恨那些没有成功抵挡住诱惑的人。正是那些几乎注定要生活在玻璃屋里的人们,掷下了第一块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