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凌文秀 目前,古城区初现雏形,仿古建筑将为世人呈现一座古意盎然的新古城,其中点缀的部分人文景观,诉说着老聊城、老聊城人的大小故事。 其实,现在的古城在文史上被叫做“今城”。两千多年时光荏苒,聊城城区也曾三次变迁,除现存古城区外,文物部门工作者称,还有三处可考的聊城古城遗址。 城址>> 曾三次变迁 有四处古城址 据介绍,今年是古城保护与改造的冲刺之年,将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实现四条大街和部分景点的试运营。 古城保护与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古城以光岳楼为中心,规划建设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城角楼、城门等仿古建筑,建好后会给世人呈现一座古意盎然的新古城。“人们常说的聊城古城,其实是聊城有文献可考的第四处古城城址。史料记载,聊城还有另外三处古城城址。”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吴明新介绍,有的是因为战乱,有的是因为天灾,人们被迫放弃原来的城址,寻找新的地方生活。 市文广新局的资料显示,有文献可考的聊城古城城址共4处。第一座古城是聊古庙,最早的聊城所在地,位于现在的古城西北7.5公里处,西新河西岸;第二座古城叫王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迁来,位于现在古城的东侧徐田庄南;第三座古城叫巢陵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迁此,城址位于今城东南7.5公里大石槽村西。第四座古城就是现在的古城,叫“今城”,又名“孝武渡西城”,宋淳化三年(992年)迁来。 聊古庙>> 鲁仲连射书 救聊城发生地 东昌府区文管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文物专家对第一座古城聊古庙遗址有了更多考察。参与普查的东昌府区文物专家任家宾介绍,聊古庙遗址位于东昌府区闫寺镇申李庄东。遗址呈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遗址表面散布着大量陶片。可识器型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属于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据考证,此处应为春秋时期的聊城城址,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聊古庙遗址西北角有颛顼墓。”任家宾说,原颛顼墓由颛顼庙、颛顼墓和圣水井组成。颛顼庙又名“聊古庙”“聊王庙”,是祭祀颛顼的庙宇,该庙规模宏大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颛顼墓在颛顼庙后(北),传说为颛顼帝的墓穴,为长方形高台地。圣水井是一口古井,井水甘冽清澈,“圣泉携雨”是聊城古八景之一。 东昌府区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1945年庙毁了,现在只剩下遗址。不过这处遗址对研究聊城城市变迁史、聊城历史、史前文明有重要价值。” 巢陵城>> “巢父遗牧”是 聊城古八景之一 第三座古城巢陵遗址在今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1公里处,“巢父遗牧”也是“聊城古八景”之一。传说这是隐圣巢父隐居生活的地方。尧听说他的贤能想请他出山,但巢父拒绝后隐居聊城,放牧了此一生,死后葬在聊城。 相传,尧做皇帝时,有个隐士名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因为他在树上筑巢而居,被称为“巢父”。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史料记载,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皆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 196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巢陵遗址考察,发现地下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层,巢父墓作为一处古文化遗址无可质疑。
文化部门>> 前三处古城遗址 不建公园不重修 吴明新介绍,前三处古城城址是文物工作者根据聊城文献和史料记载,在普查或者文物考察中陆续考察、研究并普遍确认的。“这几处古城保留下的存留在地表的遗址、遗迹不多,但可以挖掘基址,也能发现人活动的痕迹。现在,前三处城址中只有聊古庙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时光荏苒,聊城古城三次变迁,前三处城址有的还有遗址,有的已掩埋在树木农田中,究竟是保护还是重修重建?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吴明新说,保存下来的文物多以保护为主,有遗存、有价值的文物比如光岳楼、山陕会馆,会作为古建筑类文物维修保护。也有些历史遗存虽然不完整,但因为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会建成遗址公园,比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皇城根遗址公园等。还有些重要的历史遗址可能重修重建,比如淄博的齐古城等。 吴明新表示,现在的古城是历史留给聊城的宝贵文化财富,政府正从文物保存和发展旅游的角度,进行保护与改造。 聊古庙已经立为市级文保单位立项保护。吴明新表示,其余两处古城遗址不主张建遗址公园或者原址重建。“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保存下来的要积极保护,消失在历史中的也不必硬拉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