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爷,您是来卖萌的吗?
2014年0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周,秀兰·邓波儿去世了,全世界都在悼念这位靠卖萌征服世界的“童星鼻祖”。不过,秀兰·邓波儿虽然卖萌,好歹那是在银屏上,在现实生活中,人家是位很严肃的慈善活动家。真要论起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去卖萌”的角色来,找遍整个20世纪也没有比英国海军元帅路易斯·蒙巴顿更敬业的人。2月20日,刚好是他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的纪念日,我们就来表一表这位伯爵大人的“卖萌史”。
  蒙巴顿伯爵名字本身就很萌,他全名叫:路易斯·弗朗西斯科·艾尔伯特·托克维尔·尼古拉斯·蒙巴顿。我写这么一长串名字并不是为了秀记忆力,欧洲贵族有个惯例,往往其继承贵族血统越多,名字也就越长。所以光看蒙巴顿的名字,大概就能猜出他是个含着一大把金钥匙出生的主。这位伯爵至少有欧洲七八个王室的继承权,在他生活的时代,全欧洲的国王不是他姑父大爷,就是他堂兄表弟。有这么个贵不可言的出身,本人又生得人高马大、英俊无比,蒙巴顿本可顺理成章大显身手一番,可惜正应了那句俗话,“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蒙巴顿虽然是正牌王子,但他在各类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不专业表现,实在不禁让人吐槽一句:爵爷,您是来卖萌的吗?
  1939年二战爆发,蒙巴顿被任命为“凯利”号驱逐舰的舰长,在欧洲战云密布的当时,蒙巴顿一上任就干了两件很“萌”的事,一是把战舰当成跑车来飙,成功撞上了一艘自家的护航船;二是突发奇想,执意要将麾下战舰涂成粉红色,极大方便了对手德国人做好炮瞄工作,几次海战打下来都以蒙巴顿大败收场。按理说,舰长当到这份儿上就该下岗了,可蒙巴顿实在太“高富帅”,海军只好让他升任海军准将调离一线,以求其别在战场上现眼。但有了运筹帷幄之权后,蒙巴顿的卖萌精神没有停止,他一手策划了英军历史上最失败的登陆战“迪厄普战役”。但在闯祸之后,他又升官了,1943年蒙巴顿升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不过这次英国人学乖了,只给了这位爷一个“负责协调”的虚职,蒙巴顿本人也很知趣,直到二战结束都在远离战场的斯里兰卡度假,并因此获封外号“缅甸看客”。
  当然,蒙巴顿最被人记住的卖萌之举还是1947年2月20日就任印度总督之后,在他的主持下,旨在主导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出台,这个方案因为“槽点”实在太多,直接导致了南亚半岛在整个20世纪后半叶纷争不断,只要克什米尔一开枪,全世界人民就得复习一遍“蒙巴顿方案”中的各种“奇思妙想”。蒙巴顿伯爵的名字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被人们记住了。
  从“粉红舰长”到“缅甸看客”,再到为印巴切蛋糕的主导者,蒙巴顿的一生似乎总在失败、升迁、再失败、再升迁的循环中。而当你仔细琢磨其中的滋味,还真不能说英国人如此器重这位爵爷是瞎了眼——“迪厄普之战”本就是丘吉尔为了敷衍斯大林而刻意打的一场求败之战,而蒙巴顿在东南亚的磨洋工也正配合了丘吉尔“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至于印巴分治留下的那堆烂摊子,不是早有论者认定那是英国刻意留给印度的“临别赠礼”吗?所以综上所述,蒙巴顿“搞砸一切”的本事,不但不是缺点,反而是种特殊能力。在风云变幻的二战前后,英国有时就是需要把这么一个举手投足都贵族气爆表的大帅哥推到前台装傻卖萌。能与这种需求风云际会,也是伯爵大人的运气使然。
  看看这位爵爷一生的行迹和与之不相匹配的耀眼荣耀,不得不感叹人生有时候的确是拼爹、拼脸蛋、拼人品的,碰上爵爷这号靠卖萌也能建功立业的幸运儿,我等凡人实在是不服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