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听错了的遗言
——神风特攻队员的“本音”
2014年0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神风特攻队”队员在出发前合影。
  “神风特攻队”创立者大西泷治郎。
     2月4日,日本鹿儿岛县的南九州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将其“知览特攻和平会馆”所收藏的三百多份太平洋战争末期特攻队员的遗书和家信登录作为“世界记忆遗产”保存。也许是考虑到如此行为必然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主持此事的南九州市市长霜出勘平在第一时间为自己的行为预先辩解,称:“明年是战后70年,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战争而作为国家政策牺牲者的特工队员们的本音(日语,即真实声音)。”
  作为在人类历史上首开自杀性袭击先河的神风特攻队,其队员在临死前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的确是一个很多人想要破解的谜。只不过,这个谜的谜底,绝不是日本右翼势力心中所想的那样。
  本报记者 王昱      

以恐怖换媾和,
大西中将的如意算盘

  时光倒回到1944年10月25日,这一天,美国海军第三舰队正在菲律宾莱特湾海面航行。虽然这里已属于日本宣称的“绝对防御圈”内,但美军舰队的官兵十分放松。当时美日在太平洋上的军力对比已经十分悬殊,仅从装备方面看,日军所有可用航母已经悉数报销,而美国各类航母已经超过两百艘,谁都看得出太平洋战争已毫无悬念。
  然而,第三舰队的这种乐观被当天响起的防空警报声永远打断了。五架日军零式战斗机从太阳的方向向他们急冲过来,美国大兵们一时被刺眼的阳光晃花了眼,而当他们总算看清飞来的敌机时,更令他们惊恐的事情发生了:这些战机向舰队直冲过来,直接撞在了美军军舰上,几十分钟后,美军圣洛号航母在幸存官兵的目瞪口呆中沉没。这是美军首艘被日本“神风特攻队”击沉的舰艇。从那以后,日本通过这种攻击方式至少击沉了47艘盟军舰船,击伤了300多艘各种盟军舰船。与物质损失相比,神风特攻队给美军更大的打击更多来自心理上。美国军人无法相信那是有理性的人类能够干出来的事情,以为日本人都是魔鬼化身。第三舰队司令、素有蛮牛之称的名将哈尔西后来回忆说:“我一生中只害怕过一件武器,那就是日本的神风特攻队。”
  哈尔西不知道的是,他当时的对手日军中将大西泷治郎之所以发明神风特攻,要的正是给美军造成心理上的威慑。“神风”这个名字,起源于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侵日战争。蒙古军队1274年和1281年两次对日本的侵略,都因为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的舰队损失,相传元世祖被这种巧合所惊惧,从此放弃了征伐日本的打算,而日本也从此自恃有“神风”庇佑。大西泷治郎首倡“一机一弹换一舰”的“神风特攻”,就是期望通过昭示“日本人不怕死”,像吓住元世祖那样吓住美国人。
神风刮来原子弹,
罗斯福的强硬回答

  在“神风特攻”发动之初,大西中将的计划看似得逞了,神风特攻队所取得的“战果”,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所罕有。这一方面让美军一时间对这种战法闻风丧胆,另一方面,也让日本仿佛捞到最后的救命稻草,决心在自杀性攻击的道路上走到黑。在神风特攻队的启发下,各种诸如“回天鱼雷”、“樱花弹”等自杀性武器被开发出来,神风式的攻击愈演愈烈。十分爱惜自己生命的美国人,真的要跟如此疯狂的日本人以命相搏吗?就连盟军当时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也暂停了其攻击势头。
  然而正当麦克阿瑟一筹莫展时,他突然接到了一封罗斯福总统的电报,电报很简短:“闻前线鼠患成灾,我以为解决之道在于捣毁鼠穴”,麦克阿瑟恍然大悟,立刻下令出动战略轰炸机轰炸神风特攻队的机场和维修基地。此法很快让“神风特攻”停顿了下来。
  今天看来,罗斯福给麦克阿瑟支的这一招未尝不是给日本的一个警告,警告日本如果采用“神风特攻”这种非常规的战术,美国也将以非常规的战术对其“釜底抽薪”。然而,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显然没接受这个教训,他们提出“日本国民人人都是神风攻击队员”,要“一亿国民总玉碎”。这样的叫嚣,最终迎来了一次更大的“捣毁鼠穴”的行动。
  1945年8月,美军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制造的“神风”恐怖最终在美国制造的核恐怖面前终结。
临死前喊“妈妈”,
美国军医的见证

  想用恐怖手段胁迫美国人与之媾和,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得不可耻地以自杀谢罪收场,这才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神风特攻”的“本音”。然而,那些执行自杀袭击任务的日本青年们的“本音”又是如何呢?
  在南九州市长打算拿去申遗的那些书信中,充斥着“我们七生报国,效忠天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类的鬼话。但在这些表象之下,历史在不经意间,曾记录了一个普通日本神风队员临死前真实的遗言——那是一个试图自杀攻击美国军舰却因动作变形坠入海中的日军飞行员。美军将他打捞上舰后,惊奇地发现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负责救治他的美国军医出于本能搂了一下这个奄奄一息的生命。他听见这个孩子在不停地喃喃自语,好像是在说“oh,sun、oh,sun(哦,太阳)”。军医十分惊奇,战后甚至专门写了篇文章,感叹日本军人矢志不渝,临死前都不忘向国家的精神图腾太阳致敬。
  然而,对这个判断,连这位军医自己也存疑:一个已经神志不清的孩子,怎么会想到用敌国语言表达忠诚呢?直到二十年后,这位军医游历日本时,突然又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他回过头去,发现那是一个日本儿童在喊“妈妈(okasan)”。
  军医这才知道,就像今天的日本右翼一样,他当年听错了。
  这才是那些被当作炮灰的年轻人,在临死前真正发出的“本音”——当烈火褪去了军国主义的狂热和洗脑,在临终时,他们念念不忘的其实是对家人和生命的无限眷恋。所谓慨然赴死的觉悟,所谓七生报国的愚忠,都不过是人们无意或有意的误会。
  愿那些在今天仍然妄图用扭曲的爱国主义给国民们洗脑的野心家们,记住那个孩子临死前的呼喊。这才是全人类都应该铭记的、神风特攻队员的“本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