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的日子
2014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向做事利落的母亲去集市买豆腐脑,回来时被门垫绊了一下,保温桶里的豆腐脑洒了一地,母亲无奈地看着说“不能吃可惜了”。第二天清明节和母亲去给父亲扫墓,中午回来做好饭菜准备吃饭,看到母亲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叫了几声,母亲慢慢睁开眼睛说:“你是谁呀?我这是在哪儿?”我当时吓坏了,大声喊:“妈,您怎么了,您可不能痴呆呀,我是您的女儿啊!”半天母亲回过神来说:“我现在是个没用的人了,还不如去陪你父亲。”直到这时我才猛然醒悟,这几年母亲明显衰老了,做起事来精神大不如前,以前健步走在我前面的母亲,现在落在了我的身后;以前比钟表还要准时叫醒我们起床上学、上班的母亲,现在出门总忘记了带钥匙;看着老大叫成老二名字,想着孙女说的却是孙子的事。
  于是我们姊妹们商量,考虑到母亲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在身边,决定请个保姆帮助照顾母亲。可是保姆换了好几个,她都不满意,母亲跟保姆抢活干,说现在能吃能睡能动的,她不需要花钱让别人伺候。我们知道母亲一辈子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平日里家中大事小事都是亲力亲为,就连有个腰疼腿疼什么的,能挺就挺着不去上医院,她其实是心疼钱,我们只好把保姆辞了。 
  那天说带母亲去南部山区游玩。来到一家果园,母亲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一会儿摘桃子,一会儿挖野菜,开心不已。朋友说“大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真是旁观者清,一句话提醒了我,人们说的老小孩、老小孩,大概就是母亲这个样子。从此,我把母亲当小孩看待,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母亲去大明湖赏荷花,看赛龙舟;还会带母亲去电影院看动画片和科幻片;有时带母亲吃汉堡和济南小吃,或一起去黑虎泉打泉水,等等。外出时,我会带上一瓶矿泉水、几块糖或小点心,夏天会给母亲买一支冰糕解解馋。在家时,我会给母亲读报纸讲电视里面的故事。母亲爱吃羊肉,现在牙掉得没剩几颗,又不能镶牙,嚼不烂肉了,我就把羊肉剁碎,为母亲做羊肉丸子。以前以为母亲吃穿不愁,每周匆匆去看望母亲,打打电话,买些礼物什么的,做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在现在用心的陪伴中,才认识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80多岁的母亲记不住电话号码,我现在会为她设置重拨键;把备用钥匙放在一个容易找到的地方,母亲出门忘记带钥匙也不用着急了。现在也理解了搬家的时候,母亲为啥舍不得扔掉那台老掉牙的缝纫机,母亲就是用它为我们缝补衣服,我们穿着那一件件带着母亲体温的衣服长大,母亲不仅是留个念想,那也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
   当然,老小孩和小孩子是有区别的,为了使母亲安享晚年,我想了几个小办法,比如打电话问母亲:“今天集市上有什么新鲜的瓜果蔬菜呀?”听到母亲的回答,我故意说:“是吗?我们这里的集上没有卖的,帮我买点吧。”母亲高兴地答应着,买好后坐BRT公交车给我送来,当天气变化时,母亲还会用重拨键打电话告诉我要下雨了或是变天,母亲觉得我们需要她,她还是有用的人。周末回家我会让母亲打下手,一起包一些包子、饺子、馄饨,做些鱼肉之类的食物,把多的部分冻在冰柜里,母亲想吃放锅里热热就行了。母亲其实很容易满足,跟周围的邻居们常说:“现在生活可幸福啦,要好好活着抱重孙子。”
  我何尝不是呢?俗话说“一亩地要个长,一百岁要个娘”,有了娘就有了家,行孝要趁早,反哺是幸福的负担,辛苦并快乐着。

□尤怡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