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儿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宋长春
 
  蒙眼儿,是莱州东南山区的一句土话,专用于一些民间游戏赛后惩罚输方的一种活动。蒙眼儿,主要用于打尜、打瓦、趋方等游戏。这些游戏,集娱乐健身于一体,曾是上世纪70年代前东南山区闲暇时节的主要活动方式,风靡一方,妇孺老幼皆会。特别是最后惩罚输方而进行的蒙眼活动,将整个游戏推向高潮。
  那个年代没电视,更别说网络了,广播喇叭也是每天三次定时定量播出,拥有一台半导体那是小康家庭。于是,人们就尽情地享受祖辈流传下来的各种游戏消磨时光。
  到蒙眼儿这项活动时,街上欢呼雀跃,人声鼎沸,人们都想一睹输方被惩罚的狼狈相。赢方给输方指定触摸物,例如墙上标语的某个字,或张家的拴牛桩,或李家猪圈的出粪口。输方人员轮流蒙眼,蒙眼的东西就用输者的围巾或帽子,由赢方给捆扎好,检验无误后放行,任由输者自由触摸。这个时候,被蒙眼者的行走路线,有人指导,有人误导,还有人在起哄干扰,现场像唱大戏。被蒙眼者被搞得晕头转向,不是偏离方向,就是摸错地方。更有些恶作剧者,把被蒙眼者扳着膀子转几圈,导致反其道而行之。
  这些游戏,我童年时没少玩。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我10岁那年。我们玩打尜,同玩的几个孩子都比我大几岁。天快黑时,我们这一组输了,就惩罚蒙眼儿。我们这组的头儿牢靠说:“大军最小,让他先蒙,摸完了早点回家。”赢方说:“行,就摸大队办公室墙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无’吧。”我听了很感动,瞅了瞅那个“无”,有五十来步,没犹豫,摘下棉帽子就让人把眼睛给蒙上了。
  开始摸时,还听到有人在指点。没人声了也没在意,我还在很认真地伸着两手向前试探着摸。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还没摸到墙。我知道,摸到墙了,同伴就会指点了。可是墙在哪?怎么一直摸不到。我没气馁放弃,仍然执着地摸。
  “大军,你在干什么?”娘的声音。“蒙眼儿,摸字。”“谁叫你摸的?”“牢靠他们。”“傻蛋!”娘打了我头一巴掌。我摘下棉帽子,天黑乎乎的,已经看不清人了,哪还有牢靠他们,早不知什么时候偷偷溜了。我傻愣愣地看着娘,哭了,不是被娘打的,是被愚弄的。我已经偏离了那堵墙,摸到了很远的小河边,差点就撞到河边的影壁上。不过,这毕竟是孩童之间的恶作剧而已,忌恨过后还是好朋友,留在心中的仍然是对蒙眼儿的怀念和那段快乐时光的思恋。
  当你输掉游戏被蒙眼时,那是一种快乐。因为有观众,有喝彩;因为你充满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当你蒙眼后被愚弄了,那只是暂时的懊恼,你下次还会接受这种活动。因为,你可以吃一堑长一智。
  当你蒙住眼睛想到盲人时,那是一个多么痛苦可怕的境地。看不到精彩的故事,看不到绚烂的色彩,不能自主地行动,不能随心所欲。残疾人真不容易,不尊重他们能对得起良心么?当明眼人在不蒙眼时,有许多人照样被蒙蔽、被洗脑,不听劝阻,死不悔改。我想到了一句古人的诗,叫: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个现象比蒙眼儿危险百倍,而且没什么快乐可言。现在,蒙眼儿的活动已经没了,盲人骑瞎马的故事一直有人上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