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庄的柿子红了
2014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振声
  济南的秋天是诗意的,但每个地方韵味不同。晚秋时节去了趟长清武家庄,发现那里的诗韵带有浓浓的火红色,火红的太阳,火红的山野,火红的村庄,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随之燃烧了起来,浑身上下有种火辣辣的感觉。这感觉,来自漫山遍野的红柿子!
  武家庄地处泰山之阴,灵岩之阳,尽管七沟八梁,岭多地薄,却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习习的山风,涓涓的溪流,柿子树本来就有不恋沃土、不争水肥、无需修整、甘于寂寞的平民性格,当年它们的鼻祖来到这里见到这么好的生存条件喜不自禁,高高兴兴认了武家庄人为宗亲,这一待就是上千年。千百年来,朴实厚道的武家庄人真的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茬茬嫁接,一代代更新,如今更是成了远近闻名因柿致富的“柿子之乡”。
  走在武家庄的山野,宛若走进红彤彤的童话世界,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叶子已被秋风扫落,只有裸露的枝条像美女光洁滑润的手臂,提着鲜红的灯笼,高举耀眼的火炬,照着山谷,映着蓝天,衬着白云,让宁静的山庄透出一股飘逸的仙气。远处飞来几只喜鹊,抖动美丽的羽毛,高翘长长的尾巴,从一棵树落到另一棵树,从一根枝跃到另一根枝,蹦蹦跳跳,随心所欲。这些小天使们太惬意了,吃一口柿子,唱一句山歌,把尖尖的嘴巴都染成了红色。有只喜鹊不小心站到一只熟透了的大红柿子上,柿子不堪承重落到了地上,“啪”的一声摔成一团红泥儿。喜鹊们吓坏了,“扑啦”一声落荒而逃。
  看着小精灵远去的身影,我有点担心,等柿子都收完了,它们是否还能如此逍遥自在?一位老乡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个大可放心,我们山里人收柿子从来不会把它们全部摘光,每棵树上都会留上几只,那是专门留给鸟儿们的口粮,足够它们吃上一个冬天。经他这么一说,我又糊涂了,乡亲们辛辛苦苦种出的果实,难道还要给鸟儿们分享?老乡说那是必须的,鸟儿们有功,是树的医生,有它们防虫治虫,我们从来不用喷洒农药。像这样的功臣,难道不该犒劳奖励?听了这话我有些感动,多么质朴厚道的乡亲们啊!
  在一棵柿子树下,有人正在收获柿子,双手高举细长的竹竿,竹竿顶端绑着个铁钩,下面有个铁环,铁环上面套着布袋,柿子被铁钩钩住,只那么轻轻一转,便顺从地落进了袋里。那人见到我们,赶忙把竹竿靠到树上,一边搓着手掌,一边表达歉意:“刚摘的柿子不能吃,没法让你们尝鲜。怠慢了远道来的客人,实在不好意思。”
  说来也怪,柿子这东西挺特别的,别的水果只要成熟即可食用,可它偏偏拧着,不经过加工就吃,会涩得你有找不到嘴的感觉。农家人给柿子除涩,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叫做“暖柿子”,即把柿子放到温水中浸泡,用温暖软化它的内心。水的温度及浸泡时间需根据柿子的成熟度而定,用此法“暖”出的柿子脆生生的口感特好。另一种方法叫做“烘柿子”,即把柿子连枝带叶一块砍下挂到墙上,让阳光慢慢地烤,霜雪一点点浸,用时光老人的耐心把它们变红变软。严格说,“烘”柿子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柿子,因为它的果肉已变成了果汁,薄薄的皮下裹着蜜一样的原浆,用吸管一吸,“哧溜”流进肚里,“唰”的一下甜遍了全身。
  夕阳西沉,暮色渐浓,我们沿着崎岖的小路慢慢下山。我摘下一个大红柿子拿在手里,扯一根青藤做提系,拔一把小草当流苏,用树枝轻轻挑着,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