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里兜底,街道 贴心,社区一对一
济南三级养老服务的四个样本
2014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裕园社区医疗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查体。 通讯员 刘云香 摄
  县东巷社区的谷秀清老人与居家养老服务员“研究”街道办配发的手机,通过这个手机,谷秀清家里的电视很快修好了。 本报记者 肖龙凤 摄
  今年4月初,历下千佛山街道棋盘小区57岁的五保户王培元不慎摔伤,需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经过“一事一议”,居家养老服务员很快到位。王培元也成为历下区首个享受24小时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直至康复并能生活自理。(资料片) 本报记者 肖龙凤 摄
  大明湖街道办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既可以为老人提供服务,也可以对老人实时定位,确保老人安全。 本报记者 肖龙凤 摄
     “嘉兴悲剧”发生后,10月28日,记者对省城济南的居家养老工作进行了探访。目前,省城居家养老工作正在从人员、资金、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多方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这些富有人性化、信息化的做法,既可以让担心家中老人的子女和亲友稍稍宽心,更可以给更多人提供借鉴,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

历下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1267位高危老人政府“兜”着
  本报记者 肖龙凤 通讯员 柴勇  
  目前历下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9.5万人,占总人口的17.79%,老龄工作压力较大。历下区从2009年开始居家养老工作,今年初颁布的《历下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作为历下区2014年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了由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扩大了救助范围,为更多的老人送去了贴心服务。
  由于政策调整,之前部分不符合居家养老条件的老人,也被纳入了居家养老体系内。据历下区民政局养老工作办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新的实施办法,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从年初的601位,增加到现在的1267人。
  今年以来,记者曾到过多位享受历下区24小时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家中,这些突发疾病或意外的重病“三无”老人亟需昼夜不间断照料。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申报后,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服务员可以迅速到位,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老人的生命安全。
  据介绍,目前的1267人基本上把历下区那些可能发生意外的老人“兜”了进来。据了解,目前,历下区民政局正在联合山东大学对辖区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对老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调研,为下一步更好地满足老人需求、防范意外发生提供参考。

市中区试点“网上养老院” 老人12小时不动,系统就自动报警
  本报记者 肖龙凤         
  今年3月份,市中区启动了“网上养老院”试点工作。据了解,这个试点中的“网上养老院”同样是依托信息平台中枢,将老人的服务请求和联动的专业服务机构及人员联系起来,为老人提供小到写信、读报,大到紧急救助等生活服务。
  此外,这个“网上养老院”的一大特色,是依托一个类似“一键通”的装置“居家宝”,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在老人超过12小时卧床不动或者跌倒不起时,以及家中烟雾超标、煤气泄漏等危险情况下,自动报警。 
  据介绍,由于子女是父母的第一监护人,所以警情首先送达子女;同时,信息平台上也会显示异常,并弹出消息框,显示老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监护人、办理情况等信息,如果监护人迟迟没有接听电话,后台工作人员就会主动联络老人。而不管子女是否第一时间接到电话、警情是否及时消除,工作人员都会马上进行电话回访。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无法按键,“居家宝”还配备了一个带有挂绳的紧急按钮,老人可以随时挂在脖子上或者揣在口袋里。而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接收警情。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试点以来,该系统已经在提醒老人关闭煤气、开启抽油烟机等方面屡次发挥作用。
大明湖街道办贴心服务独居老人 按住电话“1”键,服务员马上到家
  大明湖街道办地处老城区,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户籍人口为3730户、5545人,实际居住1601户、2427人,占辖区实际居住人口的11%,其中又以空巢、独居老人居多,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为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大明湖街道建成了一个“高大上”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以高效、快捷、安全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的居家安全。

本报记者 肖龙凤                     
86岁老人说:想吃啥,服务员就给做啥
  28日,在历下大名湖街道县东巷社区东三区4号楼的家中,记者见到了86岁的独居老人谷秀清。谷秀清患有多种老年疾病,从2009年开始享受由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历下区加大服务力度和范围后,谷秀清开始享受每天8小时、全年无休共2980小时的一类居家养老服务。
  每天,服务员常玉兰都早早来做饭,做完晚饭再离开。28日中午,谷秀清想吃饺子,常玉兰就认真包了饺子。“疙瘩汤、鸡蛋面,她想吃啥,我就给做啥。”常玉兰说。作为每月只有几百元抚恤金的低保边缘户,谷秀清每月还能领到历下区发放的300元补贴,街道办为她办理了附近一家快餐店的饭卡,可以时常换换口味。
  尽管年迈,谷秀清的家中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这都是服务员常玉兰的功劳。“她可不光给我做饭哪,洗澡、洗头、洗衣服,还有理发,她照顾我真是太细心了。”

家里电视坏了,打个电话就来人给修好了
  “你看看,还给我配了这个手机。我有什么事,按这个‘1’打电话就行了。”谷秀清说,前阵子电视坏了,她打电话过去,街道办很快就联系维修工上门给修好了。
  这有赖于大明湖街道今年4月份投入运行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每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都配备了手机。谷秀清的电话打过去之后,值班人员可以就近为她联系信誉好的维修人员上门服务,并承担上门服务费。
  今年,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大明湖街道办投资250万元建成全省首家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以街道办值班人员为中枢,联系着老人和服务商,快捷安全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目前,这个平台已有50多个信誉好的商家加入服务体系,服务的对象包括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110位老人,以及可以享受折扣有偿服务的4000多位老人。
保障老人安全,定制手机显身手
  据介绍,为最大限度发挥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作用,大明湖街道为老人免费配发的定制手机,带有服务跟踪和定位功能。老人只要长按手机上的“1”键,就可以拨通服务平台电话,可以经由值班人员联系到家政、医疗、订餐、理发、心理咨询、订票、精神慰藉等15项服务。服务平台还会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监控和回访,督促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
  依托定制手机,这个平台还具备了“一键式紧急呼叫”和“电子围栏”等特殊功能。“有时候老人电话里叫我赶紧过去,我去之后,老人说就是想聊聊天。谁家都有老人,这种心情我很能理解。”大明湖街道居家养老协管员谢元鸣对此已经习惯了,每次有老人喊她,她都立即赶过去,平时也经常看望老人。
  “电子围栏”功能,在老人超出设定区域后,平台会自动弹出“示警”对话框,显示老人所在的区域,对老人进行实时定位,以防走失。依托这个信息化服务平台,街道有效整合资源,大大解决了独居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方面的时机问题,降低了老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裕园社区推行“一对一”服务 志愿者天天敲门救了中毒老人
  本报记者 肖龙凤
通讯员 刘云香       
  为确保老人安全,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居委会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不但通过“一键通”为老人提供急需服务,还由社区“网格花”小组成员、志愿者组成爱心服务队,一对一结对,随时为老人提供生活中的帮助。
  据裕园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裕园社区是一个开放式老社区,常年存在无物业管理、无家政服务、无代缴电话费、电费等服务项目,居民生活极不方便。特别是裕园社区作为老年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年轻人都忙于工作和外出打工,居家老人也就多了起来,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不便也凸显出来。
  为解决此类问题,裕园社区于2011年成立了“爱心在线”居家养老服务社,开启了一条政府支持、群众互助的服务模式,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确保居家安全。这一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80岁以上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以及60岁以上贫困、行动不便的老人。
  通过“一键通”,居委会和志愿者可以随时为老人提供急需服务。而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志愿者采取一对一结对的形式,随时随地为老人提供生活中的帮助,并对老人开展送午餐、送医疗、送家政、送温馨、送快乐、送旅游等服务。
  风雨无阻上门送服务,有效保障了老人的安全。今年6月,承担了为老人送餐、敲门服务的志愿者樊秀娟,到裕园社区7号楼李庆海老人家探望时,多次敲门无人应答。她急忙找到单元长张凤英帮忙,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老人的家人及时开门。原来老人因使用蜂窝炉不当,引起煤气中毒,已昏迷不醒,幸亏发现及时,老人得到了救治。
  现在裕园社区已有为老服务志愿队伍人员200余人,受益老人千余人,保障了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也让他们的子女感到了安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