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膏方养生文化节开幕
咱们的“十大中医世家”亮相
2014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十大中医世家受表彰。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济宁10月28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仲耸) 28日,在济宁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膏方养生文化节开幕现场,济宁市卫计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首批考证的十大中医世家,并为从事中医药工作40年上工作者和名老中医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公布的首批中医世家考证结果中,金乡率氏中医世家、金乡温氏中医世家、嘉祥徐氏中医世家、济宁颛孙氏中医世家、济宁王氏中医世家、鱼台生氏中医世家、济宁李氏中医世家、邹城吕氏中医世家、曲阜朱氏中医世家、泗水乔氏中医世家获此殊荣。
  73岁的徐昭玉从医50多年,其祖父是济宁市四大名中医之一,曾祖父是清末的痒生,后弃儒从医,精于喉科。1937年,在金乡县应考被录为国医,在金乡行医16年,后移居济宁市南门口,开设喉科诊所,济宁知名中医王作人、徐益善均为其传人底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我10多岁就熟背《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后来就跟在父亲身边抄方,看父亲如何为病人诊脉、开方,学着认识一些中草药,帮着加工整理药材,并自学了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医学知识。”
  在此次公布的从事中医药工作40年以上的名单中,年龄最大的已达90岁,从医71年。“济宁市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在明嘉靖年间济宁就有中医堂铺。”济宁市卫计委中医药管理科科长唐长冬介绍,济宁历代名中医辈出,魏晋王叔和、元代赵钧、清代“北喉”张西山、近现代的孔伯华、王作人均为国内知名中医名家。“中医源于民间,但其技艺失传十分可惜,此次公布首批中医世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济宁的中医事业。”
  “长期以来,全国中医大家都把儒医文化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文化界也把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唐长冬说,中医文化宣传周期间还举办了首届儒医论坛,在国内首次竖起儒医流派大旗。
  济宁市卫计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魏明凯介绍,济宁将进一步加强名院、名科、名医、名医堂、名厂、名药、名店“七名战略”,推进基层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六大工程,通过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关链接 
济宁李氏中医世家: 时代不断发展中医也需进步
  “参评的中医世家需从医30年以上,每天接诊的也要30人以上,且父辈也要是名专家。”提起家族延传的行医史,53岁的李书耀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感。
  “我的祖父师承济宁西接骨刘五爷。1933年,在济宁冯家大院街开设李家花园,间接骨、推拿,推拿手法属齐鲁推拿流派,大开大合、动静结合,现传承三代。”在领奖现场,从医37年的李书耀还特意穿上了唐装。
  “这是祖辈们留下的丰厚‘财富’,时代在发展,我也不能原地踏步。”作为李氏中医世家的传承人,李书耀并没有止步,而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的父亲创造出‘牵引加拇指颤压法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不断研习、反复斟酌,我也独创‘七联发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很多患者得到诊治。”
  李书耀说,作为中医世家的传承人,虽然没有什么独门秘方,但对于医术的精益求精与其他中医世家是一样的,“希望通过中医,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泗水乔氏中医世家: 继承传统医术心怀仁善之心
  “在没有医学学校、甚至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祖祖辈辈行医几乎都是沿着这个轨迹成长的。医术就是这样靠着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一代代传承下来的。”61岁的乔尚军,从业中医40年以上,济宁市第一批当代知名老中医,泗水县乔氏中医世家第三代传人,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民国20年间,在平邑、泗水两地温疫流行,祖老以精湛的医术、济贫救灾,运用中医温病理论辩证施治,抢救灾民数百人,当地百姓感激万分,并授赠为“保寿堂”大匾。”提起家族延传的行医史,乔尚军颇感自豪。“听父亲说,祖父乔建勋自幼热爱中医,7岁入读私塾学习,大清末年選式应试为名童学士,擅长内、儿科、妇科、温病等疑难杂症,行医40余年,挽救了无数急危重病人。”
  “听父亲说,祖老在41岁时,出诊路遇一位姓庞的病人趟在路边生命垂危,他不畏一切风险把他带回家中,喂药、喂饭,精心治疗数日,痊愈后又给他路费返回家中,类似善事,数不胜数。”行医救人,要有仁心,乔尚军也恪守祖训,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的医术,更继承他们治病救人的仁善之心。
     本报记者 李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