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人的杂货挑子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洪利
  杂货挑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词语,但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却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喜欢购物的女人们,对杂货挑子的怀念之情就特别深。
  杂货挑子,就是卖杂货的生意人肩膀上用力挑着的担子,担子两头挑着的是用竹片或木条专门制作而成的杂货筐。每个杂货筐分二至三层,顶层用铁丝扯成网状,上面摆放、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小货品,用以招揽顾客。底层是抽匣子式的储备仓库。杂货挑子的重量一般在一百市斤左右,杂货老板担着沉甸甸的杂货挑子,颤颤悠悠地走村串街,边用力摇着那个清脆的大拨浪鼓,边拉着长长的嗓音吆喝着“拿头发来换胭脂、换香粉、换红头绳啦”,“拿破棉花套子来换针线、换雪花膏喽”。那声音虽然谈不上悦耳动听,但因为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年代,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而且卖杂货的生意人特别少,所以村里人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大人孩子都习惯往外跑。其实,通俗地说,那时候的杂货挑子就相当于现在的杂货店、杂货铺。
  杂货挑子上满是小巧玲珑的实用百货商品,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心动手痒。卖杂货的人挨村转悠,每到一个村子,便把杂货挑子放在最繁华的中心街头,顿时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小孩子们就围拢过来,用积攒下来的零散头发和破棉花套子换取扣子、松紧带、小梳子、小镜子、火柴、臭蛋(卫生球)、颜料、糖球、泥巴哨、钥匙链、清凉油等物品。杂货挑子上的货物都是精明的商人从被称作“济南府”和“泰安城”的城里弄来的“紧俏商品”。那时候,山里的女人们出门的机会很少,诸如雪花膏、胭脂、香粉、红头绳、彩色皮筋、发卡等化妆类商品和缝衣针、彩线、摁扣、顶针、针锥子等大都是通过杂货挑子提供的。同时,孩子们喜欢的小刀、小玩具、糖球及一些学习用品也是依靠杂货挑子来保障供给。
  记得每次到外祖母家里去的时候,看到外祖母总是把梳头梳下来的零散头发揉成一团,塞藏在墙缝子里攒着。为了解解馋、过过瘾,我瞅准机会就悄悄地把墙洞子里的“头发蛋蛋儿”掏出来,拿到“杂货挑子那里去换糖球吃。这事被外祖母知道后,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教育我要吃糖该光明正大地和她要,不要这样鬼鬼祟祟的……但是,最让她老人家生气和不能容忍的是,我竟然偷偷地把棉袄袖子撕破,从里边掏出棉花套子去杂货挑子换泥巴哨吹……如今,每当想起这事来,觉得又可笑、又自责,还真有些怪不好意思的呢。
  杂货挑子上的货品一般都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很少有坑骗人的现象。肩负杂货挑子的生意人大多都是男人,极少有女人干这一行,一来杂货挑子很重,走村串乡特别累,没力气办不到;二来女人下村吆喝不太好意思,也不太放心。干杂货挑子这行很累,也不容易,基本上是一天到黑肩不离挑,挑不离肩。特别是在“割尾巴”的那个年代,杂货生意也很难做,如果在哪个村子里遇到狠心的治安巡逻员或“割尾会”成员那就麻烦了,弄不好这杂货挑子便有被当作“尾巴”割掉、被没收上缴,或被粉身碎骨砸个稀巴烂的危险。
  现如今,市场繁荣了,街面繁华了,五花八门的商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不用费心费力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杂货,不过回想起那个年代的杂货挑子,依然让人难以忘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