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衡历时十年创作
《草民的抗战》还原抗战真相
2015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谢维衡,山东省平度市人,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作品有《爱看闲书的女人》《小推车》《二线》等,电视剧《故里情深》《俏媳妇》等,历史戏剧本《朱元璋招亲》,吕剧《刘谦初与张文秋》。
     本报讯(记者 师文静) 近日,作家谢维衡推出40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草民的抗战》,该书深入挖掘和剖析了1937年至1945年胶东地区共产党、国民党地方武装联合抗日的真相。
  《草民的抗战》洋洋洒洒40多万字,将众多的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贯穿于两条主线之中:一条线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另一条线以几个国民党地方人物为代表,写出了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队的兴衰起落。谢维衡称,至今还没有一部作品承认国民党地方武装在敌后的抗战,《草民的抗战》实事求是地把胶东地方的国民党和共产党所组建的30余支游击队一一写了出来,“抗战初期,胶东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有七八千人,而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却有十几万人。这确实是鲜为人知的。”
  为了创作《草民的抗战》,谢维衡历时十年,查阅地方党史、文史资料,多次深入当年的抗日根据地访老人、挖典故,还到胶东各个农村寻访在世的老兵,倾听他们的口述历史,记录当时的精彩故事。谢维衡称,在这十年的采访中,那些当年的历史见证人陆续离世,他觉得写这本书更像是抢救历史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草民的抗战》还揭秘了《红高粱》里“罗汉大爷”真实人物原型。谢维衡在书中专列《孙家口伏击战——解读<红高粱>》一章,把《红高粱》背后的真实故事展现给了读者。他称,《红高粱》中的墨水河,正是处于高密东北乡的胶莱河,“青杀口”正是孙家口,“我爷爷”余占鳌源于国民党抗日游击队司令曹克明,“罗汉大爷”人物原型则是被日军剥皮的张西德。《草民的抗战》详细写了孙家口伏击战的真实历史。
  其实曹克明和“罗汉大爷”是谢维衡《草民的抗战》塑造的众多人物中的缩影,这本书中有诸多可读耐读的人物形象。谢维衡称,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真人真事和各种史料,有利于追寻历史原貌,让《草民的抗战》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俱备,真实性与可读性兼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