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众多非遗中,如花灯一样为市民熟知的项目越来越少了(资料片)。
本报记者 刘光斌
据不完全统计,淄博现存的16个地方剧种中,其中有12个濒临失传。事实上,在淄博现有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多传统音乐、民间传说、民间技艺都面临着传承难题。本报《市长,我想对你说》栏目多日来收到多名市民反映了非遗保护中的困难,其中更有多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非遗现状: 八仙戏和转转调 已无人可登台表演
“现在淄博还懂西寨梆子的人也就十几个人,平均年龄都在六七十岁,而且这些人中有一半因为年龄太大,已经不能唱了。”张店区文化艺术馆馆长郭福山说。
根据张店史志记载,明末清初,陕西(山西)、河北两省部分移民将晋冀“土棒子”戏曲传入张店西寨村,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西寨梆子。“这种小戏种最兴盛时,也不过影响了周边一些村庄,如今,传承更加成为一个难题。”
此前,淄博市文化部门曾对外公布过一个数据,在淄博现存的16个地方剧种中,除了吕剧、京剧、五音戏、聊斋俚曲戏较为活跃外,包括西寨梆子及鹧鸪戏、鲁西梆子、柳腔戏、督府四平腔、吟腔戏等12个剧种正面临消亡,八仙戏和转转调更是已经无人可上台表演。
民间传统音乐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门类,在淄博,非遗现已形成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名录体系,五音戏等1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淄博刻瓷等35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剪纸等102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511个项目列入区县级名录。然而这些非遗背后,传承人往往年龄较大,同时因为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传承人多已不能再将其作为生计。经济效益不强让这些遗产越来越小众。
建议一:非遗项目抱团到外地参展
“非遗中的传统工艺面临失传,重要原因便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如鲁派内画,很多地方大量采用机械化制造,在价格上,鲁派内画的作品便很难占有优势。”郭福山说,传统工艺美术在坚持手工制作过程中,自身渐渐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市场也随之变小。
“现在有很多手工艺品展销会,我觉得淄博可以组织一些优秀的产品和非遗传承人参展,让其他地区的人能欣赏到淄博非遗的作品。”市民邹远(化名)建议。
此外,也有市民建议政府在扶持部分民间工艺产业化方面须做出更多努力,“一些非遗技艺人,基本上无法依靠这门技艺为生,倘若形成产业化,那么不用保护,它自身便能发展得很好。”市民李克远(化名)说。
建议二:发动社会志愿者抢救濒亡项目
“建议政府设立一个专项基金,对传承人进行补贴,让他们安心授业。并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的资料保存。”市民郑菲菲建议,抢救非遗方面,可以考虑充分发动高校学生及志愿者。
“现在政府都在向学校免费提供一些非遗课程,如面塑、剪纸等,但是很多教授课程的非遗保护人没有报酬。希望政府协调一下,给予这部分志愿者一定补贴。”郭福山说。
此外,还有市民认为,可以摄制一些生动的非遗公益视频,在公共场所播出。“不是简单的宣传,这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承中。”市民刘小杰说,让年轻人以传承非遗为业很难,但挖掘年轻人对非遗项目的个人爱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潜移默化中便实现了传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