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速“山寨”反思“中国创造”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段时间以来,神速“山寨”苹果手表引发网友热议。“山寨”产品之所以便宜,很多时候不在于工艺流程,而在于缺乏品牌的附加值和研发的知识成本投入。缺乏创新意识的一些本土企业,依然还在信奉“薄利多销”的陈旧营销模式。而能够“山寨”苹果手表,能够“贴牌”生产世界著名品牌,至少说明我们本土企业,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制造技术,都足以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相媲美。然而,许多企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仿造,而不是创造上。仿造与创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仿造是企图亦步亦趋地坐收渔利,而创造则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进行创造性研发。实践证明,只有具备创造性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热衷“山寨”的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这些年,尽管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转变观念,国内产品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各级政府也对创新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资金帮扶,但收效却与人们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急功近利思维没有清除干净,企业就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创新,一些地方政府也更看重任内的短期政绩,而对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技术创新缺乏干劲。
  扭转这一现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双双转变思维,具备长远目光,好好培植并呵护创新能力,将“山寨”的干劲和智慧投入到创新中去,才能真正摘下“山寨”帽子,打造出“中国创造”这块金字招牌。(摘自《光明日报》,作者朱永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