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论坛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缺乏制度敬畏
才“凭感觉”申报

□乾羽

  有消息称,全国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基本完成了个人有关事项的集中填报工作,有官员因表格不准确被多次退回要求重新填写,比如有官员“凭感觉填写“,房屋面积少填了20平方米等。(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同一信息,人们总有很多解读角度。在记者的调查中,官员申报材料因为不准确而被退回三次,被看成是一个反映核查严格的例子。不过,在公众的解读中,他们还可能关注这样的细节:官员填材料时,凭的是感觉,说明官员对材料申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官员申报不实信息,处罚的力度也还不够。
  个人事项申报是一件关系到干部评价与选拔的极其严肃的事情。为何如此重要的事情,官员会只凭感觉?对于填表者来说,可能他们还没有形成制度敬畏。在公众舆论那里,人们对官员个人事项申报总是还有一些担心,这种担心就是害怕这个制度在执行时过于温柔。如果官员在填表时只是凭感觉,没有养成制度敬畏,如果核查出问题时只要退回修改,没有更严厉的处罚,如果事后的抽查具有选择性,甚至发现问题也可以修正,那么人们就会担心这个制度的威慑力不够,实际效用不强。
  人们期待的个人事项申报,其实是一种有效约束官员不敢贪的制度。既然是一种约束,就应该有强有力的执行。

门票依赖症不除
景区难免任性

□范子军  

  清明小长假在即,计划出游的人们开始增多,一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酝酿上涨,部分地区的景点上涨密集引发热议。近日国家旅游局表示将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3月25日中国新闻网)
  门票价格逢假必涨已经成我国旅游业的一道风景。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不断,说到底是“门票经济”催生的产物,是对门票收入过度依赖的结果,也是旅游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经营服务业态低端化的表现,不是注重通过开发、提升、完善配套服务,刺激旅游综合消费,谋求旅游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偏重于门票收入的增加。
  景区资源的公共属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景区门票降价乃至免费、回归应有的公益领地,既是公众共同的愿望,更是地方政府部门应该秉持的民生取向。现实中原本不乏诸如西湖免费游反而带来旅游业综合收入良性增长等成功转型的典型,之所以没有能够全面推广,既有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有短期难直接体现收益的问题。
  理顺、完善门票价格机制,需要通过改革旅游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促使主管部门、地方官员逐渐告别门票经济思维,从涨价模式转向降价模式,进而,打破门票轮番上涨的怪圈,在满足国人休闲、旅游的同时,促进旅游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