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不了解清朝军事
2015年04月0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顾则徐
史景迁是以研究清史为主的美国著名汉学家,其名字在中国被广大读者所熟悉。不过,史景迁有一个严重的弱项,那就是对清朝军制、军史的了解很苍白,一旦涉及跟军事有关的话题,就很容易出破绽。比如,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中说道:“正规的八旗军不能打败太平天国。”实际上,跟太平天国作战的主要是绿营。纵观他的整个叙述,可以认定他对绿营基本属于一无所知,对八旗他也并没有什么了解。史景迁有《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专著,对太平天国的对手只是含混地称为“清军”。
满清得天下诚然靠八旗这个根本,但入关后打天下主要出力的还是汉人,是一部分汉人冲在前面帮满人杀汉人而荡平天下,这部分汉人在军制中被称为绿营。当天下底定,特别是镇压三藩之乱后,绿营的战斗力也过了高峰期。不过,之后帮满人镇压天下的,主要还是绿营。这当中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朝廷既需要依靠绿营统治天下,又不能使绿营的战斗力强大,怎么办呢?
朝廷使用了很吊诡的办法。他们把八旗主力集中以保持最高水平战斗力,以使任何部分的绿营都没有能力可以较量;再把一部分八旗力量分散驻扎各地,实际上派了监视、督战绿营的用场。绿营则尽量分散驻扎,每股绿营的兵力都很弱小,并且不能随意调动,当有重大作战需要时,才由皇帝下令进行集中,作战任务一结束再予分散。这样,只要汉人没有普遍团结一致,每一部分的绿营就都不会是八旗的对手,即使发生大规模造反,也比较容易被八旗主力各个击破以镇压。再加以装备、军饷等要素对八旗鲜明倾斜,尽管八旗跟绿营一样走向衰败、腐化,但比较而言,战斗力还是保持着优势。
绿营分散驻扎、临时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其面对较大规模战争需要时,就会缺乏战斗力和机动性。这正是太平天国突然大发展的背景。太平天国最初在广西起事时,并不比以往发生过的很多次暴动更有规模和威胁,清廷调集的绿营武装虽然战斗力不强,但对付这种一再发生的暴动也足够了。数千太平天国人群被围困,几乎是要再次重复暴动被绿营镇压的故事了,但获取太平天国实际决策权的杨秀清是个天才,他把壮大暴动力量的裹胁手段在中国皇朝史中使用到了极致,采取了从小路突围,不顾一切顺水东进的策略。太平天国突破包围进入湖南,攻不下长沙就突然转攻武昌,然后万舸竞发,攻占了毫无防备的江宁。这是超水平的长征,三年之间,太平天国从二千多人变成了一百万人左右。这样的发展策略,是笨拙的绿营所无法遏制的。
不是八旗武装跟太平天国打,而是绿营跟太平天国打,这是史景迁的知识盲点。当然,在南方跟太平天国作战的武装中,并非没有八旗兵力,但主要的武装是绿营。而且也不能因为绿营最终失败就可以轻易认为它没有成就,当太平天国占据江宁忽然壮大后,自身也需要进行整编和政权建设,绿营就有了喘息、集中的时间和机会。当绿营得到集中,尽管不能占据优势,但也能跟太平天国进行相持,困缠住太平天国,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正因为绿营争取到了时间,各地团练武装及湘军才有了组建、整合和军队化建设的时间。从1851年至1860年,绿营一直是对付太平天国的主力,1853年后湘军得以发展是有这样一个前提的。也正因为如此,当1860年绿营的江南大营第二次被太平天国打破,得到成长的勇营武装才可以顺势应时取代绿营成为主力。
当太平天国定都江宁后试图向北发展,所面对的对手是以八旗为主力加上绿营、团练,这时候,不是“正规的八旗军不能打败太平天国”,而是八旗军并不困难地全歼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绿营主要是步兵,更适合南方山地作战和水战,八旗主要是骑兵,在北方占尽优势。所以,当以步兵为主的太平天国北伐,所遇到的是优势劲敌。
看清朝乃至民国时候的中国军事,要分外战、内战,中国军队的所谓强弱,外战和内战完全是两回事。僧格林沁骑兵虽然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但进行内战的话,在北方依然是最强大的。曾国藩并非不想搞骑兵,而是实在搞不了,既缺乏人才,又难以解决经费,养骑兵的费用是养步兵的数倍。当僧格林沁战死后,曾国藩、李鸿章北上,他们一再上奏解释自己的勇营步兵到北方作战时不具备僧格林沁骑兵那种大开大合、快速机动的强悍战斗力,要采用笨办法搞寨堡体系,通过挤压来围剿流窜的捻军。僧格林沁死了,同治皇帝无所依靠,只能答应曾国藩、李鸿章的笨办法。
就太平天国、捻军问题来说,那正好是世界军事的现代化转折期,但也正是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转折期。绿营已经把太平天国损耗到了衰落状态,偏偏太平天国回光返照,让绿营吃了个江南大营被击破的败仗,满清只能让曾国藩的湘军来接盘。八旗骑兵已经把捻军打击到了没有出路、逃无可逃的地步,偏偏僧格林沁意外战死,失去强有力的统帅,满清只能再让曾国藩、李鸿章北上接盘。与曾国藩、李鸿章相比,一路西去进攻的左宗棠才更显真英雄底色。
(本文作者为文史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