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一代”会跟纸质书告别吗
老外专家调查后说:“不!”
2015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王晓莹
  随着科技的发展,“00后”成为了伴随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或许有人会担心,在这个幼儿园小朋友都拿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年代,等他们成为社会主力军后,纸质书会不会消失于图书市场?就目前看来,答案似乎很难预测。
  在美国,伴着电子显示屏长大的那一代人目前基本已经进入大学学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数码原居民”更偏爱纸质书。美国语言学教授内奥米·巴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都愿意在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选择前者。
  “我喜欢阅读纸书的感觉,它不会没电,也不会发出声音。”20岁的美国男孩弗兰克·柴姆巴利是一所美国大学的大三学生。课间,他抱着一本厚厚的《以色列史》,坐在教学楼的大厅角落里一页一页翻阅,智能手机则被他放在一边。
  通过对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斯洛伐克等国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巴伦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更愿意选择纸质书籍。究其原因,“一是电子阅读容易让人分心;二是电子阅读让许多人感到不适,会引发视疲劳、头痛及其他身体不适。”巴伦这样总结大学生对电子书无爱的原因。
  “在阅读时,人们总想知道自己读了多少,以此获得一种成就感。当然,你可以在电子屏幕下方的进度条上查看自己阅读了多少,但当你触摸到纸质书页时,你会发现:‘我已经读了一英寸厚,再读这么一沓,我就能读完整本书。’这种感觉和看进度条是完全不一样的。”巴伦说,“不少学生觉得,读纸质书让人更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书架上堆满了自己读完的一排排纸质书时。”
  同时,读纸质书还能让人更加专注,不易分心。不少学生告诉巴伦,在网上阅读时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调查结果显示,阅读时的一心多用情况,在阅读纸质书时,发生概率只有1%,而在屏幕阅读时发生概率为99%。“在电子屏幕上阅读太容易走神了,读完一章之后,我就会去逛微博,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可能一个字都不会读。”一位学生告诉巴伦。
  还有学生吐槽读电子书会干扰他们的理解能力。“读电子书不是吸收知识的途径。”一位学生直言,“在网上很难做到字斟句酌地阅读。”其实,在学生分别用纸质书和电子书阅读段落后,对他们进行标准化测试,测试结果是差不多的,目前也暂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产品会干扰人的理解能力。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出现这种感觉,显然不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有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但66.0%的成年国民还是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在某电子网站针对纸质书与电子书的调查问卷中,有64%的人选择了“纸质书和电子书都爱”,21%的人选择“挚爱电子书”,两项比例占到85%。
  全民阅读调查数据还显示,有7.1%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该书的纸质版本。“有些书写得很好,我希望以后能反复翻阅,就会去买纸质书。纸书更具收藏价值。”26岁的小李说,她平均一年能购买二三十本纸质书。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田也表示,虽然电子书更方便,但“纸质书籍的那种怀旧感和质感,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可见,散发着书香气息、拿在手中沉甸甸、有质感的纸质书,仍是书迷的心头大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