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试点一地多用
全面取消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
2015年06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青岛6月5日讯(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王文辉) 没有办下经营许可证就可先试营业;企业买下的一宗工业用地可以根据需要建成多种功能的建筑物……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举措,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却不断“上演”着。作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得批复一年来,围绕市场化和政府效能改革,正在不断“试水”各种重大改革举措。
  一家企业买下一宗工业用地,是不是就能根据生产需求自主运用?答案是否定的。按现有规定,这宗土地上93%的面积必须建设符合工业性质的车间厂房,只允许在不到7%的面积上建设自用办公楼、员工宿舍等辅助性建筑。“当前企业都在加快产业升级,而新兴产业的基本特点就是生产车间面积减少,研发大楼和高级人才公寓增多。如按老规定,自家的东西用不到点儿上。”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吴仕鹏说得很形象。
  2014年底,青西新区在全国首家推行“一地多用”的改革举措,即在一块地上,可以同时建设多种功能的建筑物。此项举措一举改变了过去机械的单一性质用地管理模式,使土地的灵活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可能,为企业加速转型发展松了绑。
  而这只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据悉,自2014年6月3日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的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的改革举措就有35件。
  对于市场最具活力的个体户而言,如果打算创办企业,跑部门、盖公章一直是令他们头痛的事。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和审批,公司的筹建工作便无法下手。为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新区在全国率先试行取消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行政管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仅一年的时间,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比上年增长54%。
  “如果把青岛西海岸新区比作一个居民小区,那么企业、群众就是业主,政府就是物业公司,是为业主服务的。”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