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与一个作家
2015年07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艳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王方晨近年来的“济南城市系列小说”,引起了读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大马士革剃刀》刚刚获得了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深获大众好评。这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乡土作家,是如何实现这个华丽转身的?那些深刻的乡土烙印,在他的城市小说中还有没有蛛丝马迹?一个寓居省城的作家,在他的创作中,是如何处理城与乡二者关系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准备系统阅读王方晨的城市小说,沿着一座城与一个作家这一主线,考察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在作家笔下的不同呈现方式。
  有时候和作家交流,我会谈到小说有几个基本要素,即诗、时、史、事。诗,是现代诗学意义上的审美建构,小说同样应该不断推向审美的极限;时,是小说要有时代感,参与时代生活,透视社会问题;史,是小说要有历史感,有超越表象,呈现历史与现实本质的深度和力度;事,是故事,小说家要会讲故事,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清楚地知道怎样的中国,谁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还是非虚构的故事。
  有关济南城市叙事的兴起和发展,其实是和当代文学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保持一致的。十年前,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有关城市文学的讨论和研究就已经非常热闹了。中国正面临着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转型,随着所谓乡村文明的溃散,乡土书写的叛逃之后,人们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城市文学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作家而言,如何去梳理和思考自己与城市生活在情感上、文化上、心理上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王方晨在融入济南的过程中,始终带着一种双重的目光,去观察和理解这座城市。通常,土生土长的老城人看自己的城市,一方面确实更加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因为身在其中,对其变化缺乏敏感,或是因眷恋往昔而不能足够理性看待城市的变迁。王方晨小说的独特性在于,他的写作,带着深刻的乡土烙印,同时也带着行走的痕迹,由乡而城,是他文学叙事的重要轨迹。他来到济南城安家立业,这样的一种城市观察者和城市寄居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对于济南城同时具有“外审”和“内审”的双重目光。在这种双重目光的注视下,王方晨对于济南城市的感受和理解,都变得特别敏锐和理性。
  我们常说起城与人的关系,城市文学的核心依旧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处境、状态、情感和精神世界呈现。对于城市文学到底如何发展下去,其实评论家和作家们的观点始终都是有分歧的。最明显的两极分化立场,一种是对于城市文化始终抱有激情,另外一种则是始终保持拒斥的态度。关于城市书写的形式,有城市史的写法,有地方志的写法,也有笔记小说的写法,不同的城市书写形式所表现出的城市面貌是不一样的。王方晨的“济南城市系列小说”,没有选择城市兴衰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人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有着很鲜明的道德伦理倾向。这种对于道德的追问,对于过去时光的缅怀,对于济南的风土人情、人物造像,还是伦理道德的反思,都称得上是意味深长。
  王方晨似乎更喜欢黑白的济南,而不是彩色的济南。《大马士革剃刀》、《遗情录》、《大陶然》、《月亮的舞蹈》、《神马飞来》等作品都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相信他笔下的老市民、新市民,还有城市流民,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从一个村,到一座城,再到一个独立的文学王国,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朝圣之旅,王方晨打算将济南叙事写到什么样的程度,拓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疆土,值得我们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