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分你我,两人同助学子
两女士通过利群阳光助学平台结缘
2015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长期资助寒门学子的王爱霞女士(左一)和朱萍女士(右一)为阳光学子颁发助学金。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本报济南8月22日讯(记者 李飞) 22日的报告会现场,“爱心传递”的温暖氛围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资助了学子宋中菊12年的淄博的朱萍,通过利群阳光助学平台,认识了济南的王爱霞,俩人将共同承担这个孩子的大学费用。
  “祝福王阿姨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报告会现场大屏幕上,一名男生通过视频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时,台下观众中一位50多岁的女士泪流满面。视频中的男生叫王刚,流泪的女士正是济南人王爱霞。2007年,他受到了王爱霞的资助。“开始有一些电话、书信的交流,后来因故中断了联系。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没忘。”说着,王爱霞又哽咽了。
  今年在本报利群阳光活动组委会的帮助下,王刚与王爱霞再次取得联系,这让她非常激动。爱心的传递仍在延续,王爱霞决定再资助一位寒门学子,她就是来自淄博沂源县的阳光学子宋中菊。
  资助宋中菊的背后,又是一则令人感动的爱心传递故事。宋中菊年幼时母亲去世,上小学二年级时,开始接受当地爱心人士朱萍的资助。“我先帮助她上完小学,上初中时她想辍学,我说不行,‘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来到现场的朱萍说,今年高考宋中菊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因为经济压力太大,她又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我劝她,挣钱的方式太多了,但上学只有一次,必须得上。”朱萍说自己经济能力有限,于是联系本报,希望利群阳光助学活动能帮孩子一把,圆她的大学梦。
  通过本报利群阳光助学平台,王爱霞了解到宋中菊的情况,决定资助她。因为同一份爱心,首次见面的两位爱心人士在台上拥抱在一起。她们决定一起资助宋中菊,完成四年大学学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