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就是最好的爱国
2015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畅

  虽然已过去了几天,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还深深地印刻着那场大阅兵的画面。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并以阅兵这种场面恢弘、提振士气的形式来纪念,更多的是在提醒现在的人们对历史做更多的思考,并把由观看、参与阅兵时油然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为成就个人、服务社会的真正动力。
  爱国主义是国民对于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态度、立场、情感,是国民愿意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奉献精神。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爱国,但什么是爱国、应当如何爱国、如何才能爱国等问题,却并不见得是每个人认真思考过的。读史不仅使人明智,读史也世人理智,纪念抗战胜利,温习抗战历史,恰恰可以使我们获得感悟。
  爱国需要我们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坚定的信念。中国的抗战是弱国抵抗强国侵略的民族战争,这从1937年中日两国力量的对比之中,即可一目了然:1937年日本重工业占57.8%,钢年产量580万吨,经济早已转入战时轨道;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钢年产量仅约4万吨。从表面上看,中国确实胜算极小,但就像《论持久战》中所说,从战争的性质、国际形势、中日两国国情等各个方面来看,“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在这一点上,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均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这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反观鼓动大家“说老实话”、“要负责任”的汪精卫,不能说他没有一点爱国思想,他之所以成为卖国主义典型,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可能很难真正爱国、正确爱国。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如此,普通老百姓亦然。
  爱国需要我们践行“有国才有家”的理念。梁启超说中国人只知有“家”而不知道有“国”,孙中山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的确,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道“天下”、“朝廷”,而不知道“国家”、“政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族国家”的观念逐渐形成,特别是日本全面侵华,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把中国人变成亡国奴,这彻底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觉醒。正是因为深明这个道理,马本斋才在母亲被日军抓捕,诱逼他投降之时绝不屈服,老人则绝食殉国。也是因为深明这个道理,张自忠才说:“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同样是因为这个道理,才有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团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和平年代一般情况不会要求我们毁家纾国、血洒疆场,但是我们只有真正认同这种理念,才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抉择。
  爱国需要我们自强和自立。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从道德上说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强盗逻辑,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事实又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有强大的国防,发达的工业,日本何以敢轻举妄动,何以敢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战场上我们又何以往往仅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飞机大炮?就国家而言,只有自强才能防御外侮,才能震慑外敌使其不敢入侵。就个体而言,也只有自立才能爱国,翻开抗战的历史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抗战时期中国有几百万人当伪军,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爱国意识,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贪图享受,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普通伪军仅仅是想“混口饭吃”。如果每个人都是自立的人,国家就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反之,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又拿什么去爱国?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代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应仅仅高喊爱国主义,而是应当脚踏实地做事,成就自己就是服务国家,或者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爱国主义最好的实践。(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