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官方专车”阻断改革之路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鹏

  9月16日,“首汽约车”APP正式上线。与现有专车多使用租赁车或私家车不同,该平台提供的预约车辆均为政府许可的出租营运车辆,且全部挂有京B出租车牌照,驾驶员持有从业许可证,也被称为“官方专车”。据悉,这些车辆均为中高端轿车,车辆起步价和每公里收费均高于出租车。(9月17日《京华时报》)
  出租车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等运营弊病,于是民间“专车”应运而生。可是“专车”刚一抬头,即被当作非法营运的“黑车”遭到打压。民间“专车”何去何从尚没有一个说法,“官方专车”却又“横空出世”。乍一看,这是官方调整经营策略,满足不同需求的经营求变。但仔细想想,其间又难免有一些让人不解与纠结的东西:比如运营模式的“抄袭”嫌疑,比如垄断经营的“换汤不换药”。
  显然,“官方专车”并不是对行业垄断的破袭,更像是对出租经营垄断的加剧。与民间“专车”不同,“官方专车”依然是由相关公司统一经营甚至是独家经营的,虽然取消了“份子钱”等,司机由经营者变身“上班族”,但经营收入80%以上归公司所有。这样的经营方式,于提升司机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等来说,明显是作用有限,甚至是毫无作用的。
  而且,“官方专车”采取高价经营方式,不仅起步价和每公里收费均高于出租车,而且一上车即扣起步费,没有了起步价内可走3公里等设计,同时增加了服务时长费。长此以往,“官方专车”无疑将会成为少数高收入群体的“专车”,成为出租车行业的VIP,很难真正“接地气”,更难受到普通乘客的欢迎。
  “专车”的出现,其最大的功能或者说乘客的最大期望,显然在于打破垄断,倒逼行业改革,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但北京市所出现的“官方专车”,却没有实现这些功能,甚至在经营模式等方面,仍旧“换汤不换药”。尤其令人担心的是,以差异化为名的“官方专车”一旦推广,很可能以一种全新的垄断经营,取代曾经的垄断经营,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之路,恐怕也会因此中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