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啃老族”与澳洲“飞去来”
2015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啃老族”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他们更是“世界的”。
  法国皮埃尔神父基金会在12月5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法国年轻人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而不独立出去的现象已变得很严重。报告指出,有450万成年人(其中130万超过25岁)栖住在父母、祖父母或朋友家。
  法国《世界报》网站12月12日报道,法国人达维·隆若18岁时离家,和女友一起住在法国西部德塞夫勒省首府尼奥尔,那里的房租很便宜。后来,因为在法国西部滨海夏朗德省首府拉罗谢尔找到了工作,不得不离开尼奥尔。如今25岁的他又不得不和妻子与父母同住,因为外面的房租太贵。可父母的住房太小,况且其父亲还有病,他们夫妻只能睡折叠沙发,将其所用物品放在车库里。
  报道称,新出现且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如今还有150万年轻就业者因房租贵和工作的不确定性而使得自己独立出去的计划受阻。更糟糕的是,重回父母家在2013年涉及33.8万超过25岁的非大学生人群,他们体验过时间不短的独立居住。早在2002年,他们的人数为28.2万,相当于10年间增加了20%,确切地说,这期间出现了房价飞涨,人们至今还难以衡量出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无独有偶,澳洲网12月16日报道,澳大利亚年轻人成年后常住父母家也已经不是新闻,墨尔本大学近日推出了针对这一“新常态”的研究结果,样本量超过200万人次,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家庭成员对此事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墨尔本大学副教授斯左克和首席研究员伯恩共同回顾了过去15年关于西方亲子关系的学术研究,这些曾经试图离家独自生活又因种种原因回到家中的孩子被称为“飞去来”子女,他们的离家自立尝试则如同一次失败的“发射”。
  斯左克称,不仅在澳大利亚,放眼整个西方世界这种情况已变得十分普遍。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会在20岁至24岁之间搬出父母家的年轻人数量大幅下降。
  研究认为,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的重要性是导致孩子“飞去来”的重要原因,子女需要完成高等学业让搬出父母家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来说,房价和房租的上涨更增加了独自生活的成本,很多年轻人都对脱离家人支持进行学习和生活没有信心。
  对许多家庭来说,接受这一“新常态”并不容易,特雷梅恩在19岁时欢天喜地地搬出父母家,一年后却因生活的昂贵又搬回了家,她的母亲对这一改变很不开心,她说:“我觉得不舒服,你作为一个孩子第一次离开了家,就算你选择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回归,也必须适应家里仍像孩子一样对待你。”
  研究表明,很多成年子女因为家规、责任和财政问题会与家长发生冲突。伯恩称,双方的期望和角色导致了很多矛盾,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像住酒店一样住在家里。不过也有一些父母安于这种情况,伯恩自己的母亲有菲律宾背景,并表示菲律宾人在结婚前都和父母同住,年龄不是问题。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