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那些“伟大”项目忽悠了
2015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商人王靖
     □崔滨

  如今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在网上购买商品,用触摸操控一部手机,起初都被认为是疯狂而愚蠢的冒险。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企业家精神,把疯狂变成了伟大,也给了投资人丰厚的财富回报,甚至衍生出专门的“风险投资”。
  眼下,中国商人王靖号称要投资500亿美元兴建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项目,就在被包装为下一个将从疯狂中孕育的“伟大”。但本周,一则该工程推迟开工的消息,又让环绕其上的“疯狂”与“伟大”之争议,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无论在哪个时代,劈山裂地贯通陆地海洋的交通动脉,都是一本万利、日进斗金的事情。远的不说,光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这两条运营了100余年的交通要道,就为投资者赚回了高达百倍的收益。
  所以,当2014年由中国财团兴建尼加拉瓜运河的消息传来,中国舆论更多将其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例证。毕竟,早在16世纪,尼加拉瓜地峡就被欧洲殖民者认为是适合开掘联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绝佳通道;而中国企业这些年在海外也没少修铁路、建水坝,够实力挖条运河。
  但是,尼加拉瓜运河这个获得了徐工集团和中国铁建两大央企助力的全球重大工程,其项目发起方香港HKND集团却如同笼罩在中美洲湿热的水汽之中,始终让投资者看不清它的实力。而且这家公司此前宣称兴建的克里米亚深水港等类似项目,都被发现其中疑窦丛生,有做局圈钱之嫌。
  你可以说,马云当年做阿里巴巴,其言论行状极类“骗子”;乔布斯最早营销苹果电脑,也是满口“胡言”;如今运河项目的暂时受挫,不过是通向“伟大”巅峰路上的小小挫折而已。但来自2015年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实际处于亏损状态的比例高达90%。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非洲、拉美,投资的风险更大。
  说起来,尼加拉瓜运河项目的波折,不过是中国资本走向世界漫长征程中的小插曲,我等很难有机会去参与分享如此全球瞩目的重大项目,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如河北卓达集团、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e租宝等诱之以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这些局外人看起来风险极高的项目,常常被包装以“今天看似非理性的疯狂,明天就是风光无限的伟大”,甚至在你的投资血本无归时,还会被教育以马云的那套“成功就是熬过一连串的失败黑夜,等到明天的黎明”,来继续劝导你追加投资。
  不可否认,商业史上的确有很多伟大的功业,起源于看上去荒诞不经的念头,但从常识来说,疯狂到近乎不理性的行为,就是投机,赌的就是万里挑一的小概率;对大多数寻求长期稳健回报的人来说,还是投资一个在运营上有迹可循的公司来得更稳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