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4岁半女童患重症,父亲求助微信朋友圈
爱的奇迹,9000人一天网捐30万
2016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波上传到网上的和女儿宁宁的合影。
  ◤筹款页面的手机截图。
     近日,宁阳县网友的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恳求大家帮我们救救我们的女儿”的帖子。帖子内容为伏山镇后石梁村4岁半女童宁宁,患血管瘤,无钱医治。帖子传出后,不到一天时间,网友就将宁宁的前期30万元手术费凑齐。

本报记者 王世腾 通讯员 桑蕊           
□“爸爸带我去医院吧”
  近日,记者点开在宁阳网友朋友圈转发的帖子。帖子的发布者是张波,宁阳县伏山镇后石梁村人。张波介绍,如今4岁半的女儿,出生时额头上长了一个血管瘤。孩子4个月大时开始,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治疗。
  为更好地给孩子治疗,2014年,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到北京,边打工边给孩子治病。2015年11月,宁宁又被查出左眼眼球后面和下面均有血管瘤,而且包裹着视神经,进行手术风险很大,还有可能失明。
  孩子天天吃药,会发作类似癫痫的病症,每次都是去医院灌肠或注射镇定剂让她强制睡眠,否则孩子会一直处于失去意识状态。最初孩子害怕去医院,随着发病次数增多,后来孩子一不舒服就会用很微弱的声音说,“爸爸带我去医院吧”。
  给孩子治病,让家里十分拮据,已向亲戚朋友借钱借遍的张波,万般无奈之下想到了微信筹钱。2月15日,张波将这几年为孩子求医治病的过程,宁宁户口簿上的身份信息,宁宁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影像报告单以及张波及其妻子的身份证信息,发到了网上,希望能得到好心人帮助。 

□人均捐32元,有单位集体捐款
  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消息一经发出,便得到很多人的回复和捐助。因“地缘”“亲缘”关系,后石梁村村民很多是“张波为女儿治病筹钱”消息“第一受众”。因为了解张波及宁宁的情况,不少村民第一反应就是捐款,同时也转发到朋友圈。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捐款不算多,但积少成多,小钱也能变成治病救命的大钱。”村民杨丽说。 
  “我是15日晚上看到的捐赠消息,帖子上说得很详细,一看又是宁阳人就捐了20块。我捐款的时候,当时实时就显示20秒前谁捐了100块钱,50秒前谁捐了40块钱等等。”宁阳县县城市民刘有华说。截止到2月16日,筹款帖被分享了12784次,9271人捐了钱,平均每个人捐了32元。“捐钱的大部分是宁阳本地人和宁阳人本地的朋友,地缘、亲缘占了很大部分。”刘先生说。 
  很多单位还组织员工一起参与到帮助宁宁的活动中。伏山镇洪社超市员工李腾当晚看到消息后立即告诉经理,“因为恰巧和张波的妻子在同一家医院生孩子,所以对宁宁很同情。”在她和经理的号召下,超市所有员工积极募捐,不到一上午时间就捐了1400多元。

□宁宁今天抽血检查,等待手术
  22日,张波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现在在等北京专家的通知,23日会去医院抽血检查,听医院安排再做手术。
  医生告诉张波,宁宁手术前需要有稳定的情绪,不能太兴奋也不能太急躁。而连日来不停有好心人探望宁宁,由于年龄小,突然接触不同的陌生人,孩子情绪波动也大起来。“我们感谢各位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孩子面临手术,也希望这段时间能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张波说。
  筹款帖下,张波也时时更新进度,众多网友也留言为宁宁祈福。网友怒火熊猫说:“我们都很理解你们作为父母的担忧,相信这个社会还是会有很多温暖的,我也是宁阳人,为宁宁早日康复加油。”
  张波称,网友的捐助给了他信心,让宁宁有了康复的希望。“在发布求助信息之前,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现在网络上的诈骗信息也是铺天盖地,能有这么多的好心人选择了相信,选择了伸出援手,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非常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