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硪号子传承人彭忠(右一)同老号工合影。
菏泽学院音乐系主任闫永丽教授与青年作曲家音乐博士孟凡娟为鲁西南黄河号子记谱。
本报记者 李德领
“非遗的流传植根于人们的文化情怀,抢救濒危非遗项目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采访中,黄河号子优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忠说,自幼生长在黄河岸边,与黄河打了半辈子交道,但随着现代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集体作业,那些延续了千百年的黄河夯硪号子面临着即将消失的严峻局面,为让子孙后代记住荡漾在黄河上空的激情民谣,他不论严寒酷暑走访老号头、老河工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集腋成裘,极大地丰富着黄河夯硪号子的材料,自觉把灵魂融入非遗,将业余转变为事业。“我们在感叹老祖宗留下这么一笔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有责任守护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责任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喝黄河水长的我,对黄河非遗文化遗漏有一种负罪感。”彭忠说,自幼生长在黄河岸边,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硪工的激情,耳濡目染,他与黄河号子结下情缘。“先后在鄄城黄河水务局及沿黄乡镇工作30余年,大半辈子与黄河打交道,对黄河、黄河大堤上的紧张劳动场面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各种号子此起彼伏,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黄河夯硪号子是千百年来劳动者在治黄抗洪中创造出来的,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音乐艺术,富有强烈的民俗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丰厚的,所积淀的音乐艺术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在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和黄河滩区民房建筑中,需用硪夯实工程、地基,仍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彭忠说。
彭忠坦言,随着现代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集体作业,那些延续了千百年的黄河硪夯号子面临着即将消失的严峻局面,随着传承人大都迈入银发高龄,耄耋翁媪居多,年富力强者甚稀,号头绝活、舫工绝艺因后继乏人濒临失传危险,而年轻一代为了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来学习号子,“从心里被它所感染而升腾的一股激情,感叹到老祖宗留下一种号令,一种宣示,一种情怀,一笔丰厚的财富,一定要传承下去。今年已73岁,总感觉自己机会越来越少,非遗传承是艰难的。”虽然已过古稀之年,彭忠心中的使命却从不曾磨灭,感叹自己有责任守护的精神家园。
“走访老号头,在黄河大堤上进行演唱;与老船工号头演唱船工号子,特别是老号头、老河工、老干部、老教师、老文化、老船工人这‘六老’。在面谈的过程中发现深层次的有价值的资料,及时掌握信息,做好记录,整理归档,做好保护工作。”彭忠说,他们也许不懂得“非遗”这个名词,但是他们知道身边的一句方言、一张唱词、一声小腔调都是一条宝贵线索,是世代流传的文化因子,是塑造当下生活的历史力量。
让黄河号子更好更持久地传承下去
2011年,鲁西南黄河夯硪号子被评为菏泽市级笫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疑为其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支撑力。作为其保护单位,菏泽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坚持保护在创新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的原则,充分挖掘这一黄河文化瑰宝。
“夯硪号子成为市级非遗产并在电视上公视后,久违的乡风号韵让我老泪纵横,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清唱附和,不仅唤醒了老人们的文化记忆,也是对老治黄人艰苦奋斗忘我牺性精神的肯定。”彭忠说,一位老号工专门打来电话说,“当我在电视听看到黄河号子,心里不但感到亲切,而且是被它所感染而升腾的一股激情,更让我回想到是万民复堤的场景。”
彭忠说他很感谢马桥村的冯道江、临卜乡杨庄退休教师杨老师、大埝乡水利站原站长李文玉等人,他们在得知夯硪号子被评为非遗后,分别给市文促会打通电话,将遗失多年的太平号奉献出来,并对个别声调提出修改意见,一致表示要共同发扬光大老祖宗留下这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这座精神家园。”
“只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夯硪号子,喜欢夯硪号子,扎根年轻人心中,才能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彭忠说,主动与菏泽学院音乐系主任闫永丽联系,引起了她极大的重视,立即组织二位青年作曲家为黄河夯硪号子记谱,在记谱中,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形成了独具黄河文化脉象的艺术形式,又明确一名音乐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十多名男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夯硪号子的学唱,同时还与老音乐工作者王宪涛商定,打造高品位的“夯硪号子音舞”节目,把夯硪号子搬上大舞台。
彭忠说,黄河号子赢得了省外音乐人的关注,泰山音乐教师李新用五线谱和简谱同时记录下歌谱,用家用电脑摄像头拍下歌谱传送过来,并介绍给她的学生正在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的甄泰然,引起甄泰然极大的兴趣,他认为黄河号子与其他民歌气势截然不同。他们来电说:“我看到是一座中国黄河文化的博物馆,这才是中国的灵魂,更是中国黄河文化的名片。”
黄河号子进校园培养后备人才
“前两年患脑梗心梗曾三次住院,并做了脑手术,尤其是患脑梗躺在病床上,我思索的是难道我一生苦心收集33万字黄河传统文化化为烟灰。非遗人的内心是强大、宽厚而温暖的,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彭忠说,当听到又有5个号头去世了,一时间,在想到了那句口头禅“与时间赛跑”。
每想起一段硪工号子,彭忠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他说:“只有那些喊过号子,亲耳听到过号子的人,才能体味到号子每个声音的细胞,都蕴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温暖和力量,要让子孙后代记住那段光辉的历史。”
彭忠说,作为非遗传承人,将继续搜集、传承,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现状,策划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水神传说进课堂”、“黄河号子舞编排”等活动,积极地将非遗文化从点及面地落实到“人人”。“对黄河号子进行抢救性收集普查,将旋律、唱法、唱词进行录音、录像,并对所有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办好培训班,做好骨干传承人的培训,将其编成歌舞,进校园,小孩学,大学生演练。”
此外,彭忠还计划在学校设立相关课程,培养黄河号子后备人才;与菏泽学院音乐系初步拟定每学期宣讲四个课时,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各级各类学校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幼儿园工作;在市县(区)及乡镇办事处设立黄河号子艺术团,“使黄河号子回归到农村的千家万户,走出国门,成为联接世界华人的纽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