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说教,用实验教安全
交警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日改了方法
2016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交警做实验给学生们看什么是内轮差。
     本报3月28日讯(记者 陶相银) 25日,威海交警开展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与以往的说教式宣传不同,这次交警在校园里做起了现场实验,让学生们了解如何躲避车辆盲区、内轮差区域。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是3月28日,威海各交警大队早早启动了教育活动。25日上午,交警三大队民警来到河北学校,在校园做了三组实验,并让师生亲身参与,以了解如何躲避车辆的盲区、内轮差,以及如何快速敲碎车窗逃生。
  第一组实验中,民警让老师坐到校车驾驶员的位置,校车两旁由学生列队围住,老师通过反光镜观察车辆四周,能看见的学生被点名出列,直至老师无法再看到其他学生,那么依然围在校车四周的学生便是处于校车驾驶员看不到的盲区里。
  第二组实验是教学生如何远离大巴车、货车等车身较长的大型车辆,民警在现场依次摆放了三个气球人,又往校车轮胎上洒了水。校车启动,转弯过程中,第一个气球人安然无恙,第二个被后轮碾轧住一半,第三个则直接被后轮碾轧过去。结合前后车轮在地面上留下的水痕,民警向学生解答了大型车辆前后轮行驶轨迹不一,形成的内轮差往往致命。
  第三组实验则是教学生车内遇险时如何快速敲碎车窗逃生,不同学生持不同锤子分别敲击车窗不同部位,而最为有效方式无疑还是持安全锤敲击车窗四角,男老师持铁锤都打不碎的车玻璃,被小女生持安全锤轻击一下便应声而碎。
  较于之前课堂内说教式宣讲,这种参与性强、直观感强的实验无疑更易被学生们接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