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和机器人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冲
 
  纯属巧合,在围棋人机大战期间,看了刚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美国电影《机械姬》。这种相关性并不是很大的组合,也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起码,知道了仿人机器和机器人的不同。有这个垫底,就容易分清某些界限。比如,好多人评论这场围棋的人机大战,说无论谁输谁赢,都是人类的胜利。这个话很对,但有个前提:这只是一场比赛。吉林保护野生东北虎,从几乎绝迹到渐渐增多,后来就发生了一次野生虎咬死一位林场女工的事件。这表明局部地区的种群承载量临近上限了,你可以说这是保护濒危动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说这也是人类的胜利。这是人命,不是比赛。最近新华社发专电讨论“机器人能挑战博尔特吗”,也是在强调“比赛”。在平面空间里比博尔特的移动速度快得多的机器已经有不知多少种了,为什么还要讨论这个?我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原因,那就是强调围棋也是一种体育运动。
  阿法狗和李世石的对阵,就是一次标准的比赛。比赛的结果,就是要分出输赢。阿、李之战的结果,是阿法狗4:1取胜,这是无论谁一听就明白的,至于那五局的棋谱,全世界真能看明白的,我估计不超过一百人。而且这些看法都是人的看法。阿法狗也会有它对棋谱的看法,甚至还会将其当作某种资源,但它究竟会有何种看法,没一个人知道。
  然而,人类是为了比赛才发明这种被称为“围棋”的体育项目吗?恐怕不是。依我猜,人类发明围棋,并不是为了比赛,当然也不是为了建立若干个各级棋院,再由各棋院养着各段位的“职业棋手”。依我看,人类发明围棋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游戏,对,就是玩。我本人就是一个合格的围棋玩家,并且从理论上总结出了这种玩家的标准,叫做“三不”——不进班儿,不背定式,不打棋谱。“凭脑子下棋”,我就这样下了五十多年,棋力毫无长进,但其乐无穷。最近二十年,更有进一步发展,就是在网上下棋,可以跟各种人下。因为积分相近,肯定也都是“三不”玩家,二十年里下了不止一万盘,我估计同一个人跟我下过五盘以上的不会超过十人。真是各种下法都见识过,包括各种各样的耍赖的下法。有的真让人好笑,有的真让人生气,气到极处,破口大骂,对方不会回骂,也不会报警。所以,如果让阿法狗跟我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要另造一台机器跟我下,能让我这种玩家得到相同的乐趣,那难度恐怕比制造阿法狗大一百倍。依我理解,那是仿人机器做不到的,得是机器人才行。
  这两者的差别,我是在看了电影《机械姬》后才有所领悟的。就不在这里复述电影故事了,有兴趣您可以自己去看。这里只想说,电影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解释了机器人为什么对人类是危险的。“机器”成为“人”的临界点在于它有了“意识”。第一个危险是它意识到自己的利益,第二个危险是它意识到自己的尊严,第三个危险是它意识到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最后是它获得了维护自己利益和尊严的手段。电影中的机器人艾娃意识到当它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它的程序将被拷贝到另一台机器上,而硬件将被废弃,并将其理解为它“将被杀死”,于是它与另一个机器人联手,以另一机器人牺牲为代价,杀死了制造它们的人类。
  
  正是在我弄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传来了科技界对阿法狗的一种评价。很明显,科技界不关心阿法狗对围棋有没有什么新“理解”,而是直接肯定它的“真正突破在于能够克服‘波拉尼悖论’”。当年“深蓝”在国际象棋上战胜了“人类”以后不久,就被它的制造者拆了。我估计阿法狗的命运也大抵如此。实际上,已经有科技界人士预言,阿法狗的成果将被实际运用于医疗领域,没有围棋什么事儿。总而言之,围棋既是一种比赛,更是一种游戏。全世界大概会有一千位职业棋手用围棋进行比赛,有几千万玩家用围棋进行游戏。也会有一些程序被用来充当陪练或陪玩,但它们就是一些软件而已,连仿人机器都算不上。
(本文作者曾任河北省作协副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