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服饰董事长夏华:
让中国隐形冠军走到时尚前台来
2016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任磊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成本等优势,全球许多奢侈品品牌纷纷转移到中国设厂。但从2013年开始,不少奢侈品在华代工厂加速转移出中国。
  “东南亚劳动力比中国便宜,奢侈品牌立刻把我们甩了,到那边找代加工厂。”夏华说,中国制造不应该被嘲笑。“我们的制造能力是应该被尊重的,只是我们一直站在后台,没有站在前台。我一直就想翻这个台。为什么?奢侈品的东西是在我们的工厂做出来的,然后贴了一个标,再卖给中国人,增加了几十倍的加价率,我觉得这不公平。”
  据悉,此前法国媒体《Challenges》披露路易·威登和香奈儿等委托代工工厂生产。据其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代工工厂生产的产品占40%-60%。一家代工厂厂长曾向媒体表示:“生产一条皮带的成本仅9欧元,我们39欧元卖给专卖店,他们再以750欧元卖给消费者。”
  夏华从三年前就做了一个很大的局。她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集合智造”的平台,平台上的企业多是来自为国际大牌生产加工衣帽服饰的隐形冠军。夏华希望,中国消费者能特别有尊严地享受到跟大牌一样的品质。“一件阿玛尼的衬衫要卖几千块钱,我们可以把同样品质的衣服卖几百块钱。消费者一定需要那个标吗?很多消费者会说NO。”
  “集合智造”的平台上就是汇集了上百家这样的隐形冠军。夏华把那些奢侈品设计师与有高端制造能力的工厂集合起来,设计师们不用担心设计出来的产品找不到工厂加工,而工厂解决了研发和设计的短板。
  “我们就是要让企业长板对长板。”夏华说,我们擅长营销和服务,那我们就帮他们做这些事情。“今年我们会签约200多个网红,我们可以来引领时尚。”
  “以前我也经常被人说,你做的衣服是给大佬穿的,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两年我们开始用普通人,拍网红,我发现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的消费者很在意谁跟我是同类,而不是在乎你是谁。网红恰好符合了这个诉求,他们敢表达,能引领平民时尚。”
  在欧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资本大举入侵收购和兼并让老外看不懂。截至4月中旬,中国企业和个人海外并购的规模已达920亿美元,接近2015年历史最高纪录1030亿美元。
  实际上收购欧洲小众品牌已经在亚洲国家风行,韩国资本是最早开始收购法国小众品牌的。营销最成功的就是布满铆钉的MCM,这是来自德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的老牌皮具公司,没落后由韩国圣珠集团的Sung-Joo Kim(金圣珠)收购并推上巅峰,人们一度认为MCM是韩国品牌。而中国资本正在走着同一条道路。
  夏华认为,中国资本收购欧洲小众品牌仅仅是开端,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为我所用。跟欧洲品牌合作是前端和后端的融合,让西方设计师体会中国消费者很难,他们永远不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穿黑色衬衣而喜欢穿白色衬衫?
  跟他们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大数据。欧洲人不会理解我们的习惯,但是他们认可大数据。当你把上年度的销售数据给他时,比如全年一共卖了十万件衬衫,什么颜色最畅销,在数据面前他会认同。
  但同时,中国企业也要尊重设计师。“我坚持让他们在细节上引领我们,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我们高级,百余年来他们对每个袖口的细节要求,哪块袖口更舒服,他们比我们更讲究、更清楚,所以一定不要在这些方面影响他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