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座位不是让出来的
2016年05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毕晓哲

  5月3日,一位八旬老人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5月4日《四川日报》)
  这一事件随后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一项微博调查显示,有一万名网友参与的投票中,50.9%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没做错,愿不愿挤着坐由他自己决定”,45.1%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有点不近人情”。两种意见支持者基本相当,可见这一事件的巨大争议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的事情。列车不同于城市公交,原本购买到了坐票,却因为“道德”要求必须让出座位,也是不公平的。而列车上一旦出现特殊情形和特殊人群,人人不主动让座,也与社会公德和公民素质要求相悖。因此,这一事件争议是一个“两难”的结果。
  然而,公德和权利上的两难,并不代表这一事件“无解”。在笔者看来,身为公共管理者的铁路方面只要尽到责任,事件完全有解,甚至争议原本可以避免。如果在列车上有“专用座位”,如专门设置为残疾人、老弱病人群准备的“专座”,问题又何至于如此棘手?有需求的人群可以方便轻松地找到并获得“专用座位”保障,不仅不会发生争议,还更能体现出铁路的公共属性。也就是说,正是因为铁路在保障公共权利和乘客“应急需求”上的相对缺失,才让“座位主人”与“患病老人”产生矛盾。让座争议是“果”,而公共保障不足却是“因”。
  笔者提到这一观点和解决方式,并非没有道理,也并非强“铁路方”所难。关于列车配备“专用座位”的做法,早在几年前一些铁路段就实践实施过。2012年春运期间,在石家庄客运段,铁路部门在每趟列车上为残疾人预留一定数量专用票额,还要设置残疾人旅客专用坐席,专用坐席设置处及所在车厢外的车身喷涂相关标志,在该段执乘的36对旅客列车上,残疾人专用坐席已正式“上岗”。
  残疾人专座可以设置推广,患病老人等特殊情形为何不能?春运期间可以,平时为何不可?在列车上的每一节车厢设置“特殊专用席位”并不难,难就难在公共服务意识的强弱,以及能不能最大限度考虑特殊乘客需求并尽可能突出铁路的公共属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