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孝子只停留在朋友圈里
2016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王时聚

    没有一点点防备,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被朋友圈里各种“祝福母亲”、“我爱母亲”的内容刷屏,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晒和母亲的亲密照、有的晒美丽的蛋糕给母亲,甚至有些地方开始网上投票筛选“最美母亲”。对于这种朋友圈里表达孝顺的行为,人们反应不一,有的开始质疑,甚至有的嘲讽“你妈妈不会上网,在朋友圈晒有什么用”。我却认为这种逻辑是十分值得推敲的。
  现在的互联网犹如树木的根须深深融入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平时买个包、和朋友吃个饭、出去旅游都会在朋友圈里晒一晒,母亲节,我们在朋友圈里为母亲献上一份祝福,为母亲写上一点感恩的文字,有何不可?纵使是作秀,这种作秀也是正能量的,也是有利于我们民族“孝”文化的张扬。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表达孝顺的方式是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而主观地去“矮化”他们。
  其实这种在朋友圈里晒母亲节的做法,也是和我们民族的性格有关系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民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养成了谦让含蓄的性格,如果你让他当面说一声“妈妈,我爱你”之类的话,大多数人是会不好意思的。微信等现代传媒的虚拟空间,为我们感情的宣泄找到了一个出口。
  其实,在朋友圈里晒母亲节的做法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反感,是因为有的人在平时不注重“母亲节”这类的节日,而只是为了“应节”、跟风,秀一秀自己,增加自己在朋友圈的存在感。其实你到底“孝顺不孝顺”并不是看你在朋友圈里晒了多少幸福,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行动。有在朋友圈晒孝顺的时间,不如我们关掉手机,带母亲出去走走,为母亲做顿饭,说说话,为母亲送去一份充满爱意的礼物,这样更能让母亲感受到爱。
  母亲节其实不应该只是那仅有的一天,我们应该把对母亲的爱充实到每一天的生活当中。下了班,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回到家里,陪母亲坐一坐,帮母亲做做家务,哪怕只是拖拖地、刷刷碗,让母亲感受一下,孩子长大之后的幸福。这份幸福虽然比较简单,但却是我们与母亲心与心的交流。毕竟虚拟空间代替不了现实生活,孝子也不应该只是在朋友圈里停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