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豪兴
2016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中蔚
  我喜欢诗,少年时为余光中的一首《寻李白》迷得神魂颠倒、不能自已。后来有同好的朋友说到当年,说他自己读了此诗之后就开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意至遣兴,情至纵豪!以至于如今都胖成球了。这虽然是后话,但是此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收藏签名书的日子久了,对各位名家的签名体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因为我比较关注新诗,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朦胧诗派”的各位先锋诗人,签名字体都较大:北岛、芒克、食指、多多等,几乎无不如此,大有开疆扩土之势,做了各自土地上的国王。全不似老一辈诗人,如“九叶派”的杜运燮、唐湜、郑敏等人,字体偏小若清风拂柳。
  名家签名书上,若再有本人的题词就更好。如是读者请题的作者代表词句或祝福语,更增强了手迹价值,堪可玩赏;若是作家本人主动题句,则是作家本人的真情流露。这里诗人的题句似乎又占一先,因为诗人的优雅在书上留下了印记。
  我手头的藏书,似乎正可证明这一点。它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杨炼先生的签名本。说起杨炼,近两年他在国内举行了几场活动,我也有幸获得了两册题签本。其中最好的,是2014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饕餮之问杨炼组诗、代表作、新诗作、译诗精选》,作者扉页题云“中蔚兄存 杨炼 2014.4.8”,字体潇洒凝练,个性十足。这本书是我转托出版社的老师帮忙签到的,比一般的签售活动签得要好。能有此书本来已足够幸运,可是没想到,它仅仅是我与杨炼书缘的开始,此后的一年,竟有幸购得了两本杨炼的题词签名本。一本是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初版的《太阳与人》,由杨炼、宇峰合著,其中以杨炼长诗为主,宇峰书写了长篇诗评,杨炼于环衬页题道“给英东 把手伸进土摸死亡 杨炼 1993.12.12”;另一本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3年二印的《大海停止之处 杨炼作品1982-1997》,作者在环衬页写有一段精彩长跋:“卫明弟 不想到扬州的不是诗人 不到扬州的成不了大诗人 炼 2013.4.15”。从题词看,两位受赠人应该都是作者熟悉的友人,所以杨炼先生引为知己,赠书时豪兴大发,书于纸上。尤其是这后一本,我正是得自于扬州城。略为搜索,我发现受赠人应是扬州某景区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肯定杨炼先生题字时身处扬州,身心俱悦。题签此书时,正是对着自己的友人,述说着对扬州的无限热爱之情。看看这样的书,这不是对杨炼本人最生动的传记和采访吗?它是不经修饰、未经作假的性情流露。
  看看这些字,读读这本书,仿佛杨炼先生正在我的面前朗诵书中的诗句。正如友人所讲,前一段时间杨炼坐飞机回德国时,友人送别道:“期待再见面,您为我们读诗。”杨炼潇洒回道:“只要见面,难免读诗!”而我有了这些书,看看这些书,我们岂不是就可以常常“见面”、常常“读诗”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