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得天不亮吃上,大人喝雄黄酒,缠香包斗百草
致那些逝去的老济南端午习俗
2016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端午节佩戴的各式各样的香囊。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在门框上插艾是许多老济南人坚持的传统。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南方,作为民间传统节日,它在北方的济南也颇受重视。但随着节日色彩的淡化,年轻的济南人只能从老一辈人那里寻找当年过节的各种习俗了。

  本报记者 于悦      

粽子要提前一天包完
1993年起大明湖赛龙舟

  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称,济南端午粽子讲究的是头一天包完,第二天天不亮就吃上。“粽子包法和南方不太一样,他们的粽子形状是三角形,咱们这是四棱形,粽子馅过去多以红枣和红、白糖为主,花样没现在这么丰富。”
  76岁的老济南人刘树林回忆,过去的家庭妇女时间较多,所以粽子基本都是自己在家里动手包,一般放糖或者枣,即便没其他花样,邻里之间也会互相赠送。“一到端午节,天不亮时母亲就会起来用艾叶煮鸡蛋,这样的鸡蛋呈浅绿色,还有淡淡的艾香,发给孩子一人一个,过去物质条件差,一年也吃不了几个鸡蛋,而且只有这时候才会吃粽子,平时根本见不着,所以过端午时非常高兴。”
  张继平称,端午这天大人一般要喝雄黄酒,这也是一味中药,可以清湿解毒,但因为本身有一定毒性,不宜多饮。小孩则更不能喝酒,大人就蘸着雄黄酒在孩子额前画,女孩画一个点,男孩画一个“王”字,不过喝雄黄酒这种形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慢慢消失了。
  端午节各项习俗活动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家家户户插艾叶,济南也不例外,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仍被不少人保留。“艾叶其实是一种中药材,由于过去医疗水平较为低下,进入盛夏酷暑天气潮湿,各种瘟疫、蚊虫都比较肆虐,艾叶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蚊虫,它还有一种功效是去毒,所以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把艾叶插到门前。”张继平称。 
  说到端午节,自然不能绕开龙舟。赛龙舟虽也源自南方,但由于大明湖的存在,每年的龙舟赛也成了济南人熟悉的一项端午民俗。而在北方举办如此规模的龙舟赛,济南算得上是第一家。据介绍,大明湖龙舟赛始于1993年。
缠香包斗百草
端午孩子这样玩

  佩香囊是古人的一种习惯,沿袭到近代的端午,用布包裹着朱砂、雄黄、香药制成的香囊挂在身上,就有了避邪驱瘟之意。“还没进入农历五月份,小女孩就用五颜六色的线缠好多个香包,那时没有缝纫机,只能手工缝,香包的形状长得像粽子一样,做完后她们挂在脖子上就带到学校里去了,里面放了些香粉,香味扑鼻,不过男孩没有玩这个的。”刘树林说。
  斗草是一种端午民俗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草来决胜负。张继平称,济南也有端午斗百草的习俗,“斗百草的起源很早,在周代就有了雏形,唐代开始普及,后来成了每逢端午节人人都去玩的一个游艺活动,因为端午时节进入盛夏阶段,草长花开,枝繁叶茂,可以用来斗的草很多。”
  斗草有两种,一种是文斗,一种为武斗,“武斗是把花草的茎部拔下来,你一根我一根,俩人比比看谁能把谁那一根拉扯断了,过去的老济南就把斗百草武斗的遗续发展了下来,这里叫‘杠老杠’或者‘拔老根’,其实拔的并不是根,而是杨树或梧桐树叶的柄,这个游戏一直到上世界七八十年代还在玩,我小时候也玩过。”张继平说。
  斗草的文斗是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摘一枝花草用它对对子,《红楼梦》第62回写道,贾宝玉过生日,一群丫鬟在一起玩斗草游戏,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张继平说,这种以花草名字对对联的方式就是文斗草,现在玩的文斗中如“马齿苋”和“鸡冠花”,每个字都能对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