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为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
“魔性”直播:喧闹与孤独
2016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仿佛点亮那盏阿拉丁神灯,“直播”让人们正奋不顾身地把各种从最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到最表演化的商业活动,争相搬上网络。只用了2年时间,网络直播就迅速膨胀成一个拥有2亿用户、150亿元市场规模以及400家网络直播平台并在迅速增长的火热领域。
  “直播”究竟有多大魔性,这种魔性又从何而来呢?
  □张娜

  在绝大多数网红还没出生的1988年,好莱坞大片《楚门的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自由、隐私、名利和道德的强烈反思,一个人的生活到底能不能被公开,甚至以直播的方式任人观看?
  然而,仅仅过去了28年,5月27日的《鲁豫有约》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全天呈现了中国首富王健林的一天,引来了500万网友关注,弹幕之密集如漫天暴雨。
只有想不到
没有播不了

  “能猜一下你昨天走戛纳红毯用的哪支口红吗?”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宇春默默地从化妆包中亮出一支粉色的口红,认真地对着镜头说:冰晶粉哦。四小时后,在欧莱雅发起的明星戛纳电影节直播中,李宇春展示的这支口红在其网上官方旗舰店被一抢而空。
  重大事件现场直击、明星焦点人物全程跟随,这场看起来很像一次常规电视转播的网络直播,其实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电商竞拍秀。
  而向来把新品发布会做成一场粉丝狂欢的小米科技,在发布其重量级新产品无人机时,居然只是简单地在办公室里,由雷军自己一个人来了一次网络直播,就算是新品上线,欢迎抢购了。
  同样是坐在办公室里,边摩挲着藏书,边絮叨着这书是多么珍贵,给我的人生带来多大影响,然后把一本原价2.5元的《历代名篇选读》拍出了3万多块钱的天价,没错,这是罗振宇首次试水网络直播,开卖个人藏书的成绩单。
  当人们对网络直播的印象,还停留在浓妆美女卖弄风情,奇葩青年在镜头前吃饭睡觉搬砖抠脚这些秀场时代的玩法时,资本和智慧的大量涌入,已经让网络直播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内容生产运动。
  比如,从电视制作转场到视频自制栏目的马东,已经忍耐不了录一期播一期的电视化节奏。直接宣布在斗鱼上开一个直播类的综艺谈话节目《饭局的诱惑》,据说将是一个结合了明星访谈、吃相曝光和搞怪爆料的复合直播节目。
  而就在5月31日,视频直播的传播效果纪录,也被马东率领的污力天团在映客打破,旗下《奇葩说》明星的对口表演,以及全网找马东的小游戏,创下了661万人在线观看的历史纪录。
  当然,更加让人期待的,是Facebook开辟的太空直播,就在马东创下国内直播纪录的同时,Facebook CEO扎克伯格通过直播软件,实时与国际空间站的三位宇航员进行了20多分钟的对话,将人间的直播狂潮,直接上天。
只有抢不着
没有吃不下

  眼下在任何一个手机应用商店搜索“直播”,找到的各类应用已经不下500个之多。就算一天体验一个,也要一年半才能轮一遍。
  要知道,在2015年华创证券的网络直播研究报告里,还为直播行业规模过百亿,平台超200家而震惊。短短半年时间,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经过统计发现,网络直播的巨兽已经庞大到: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为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以中国8亿网民计算,眼下已经是每4个人中就有1个直播用户了。而且看这个全民直播的趋势,这个比例远远没到极限。
  在这样火爆的关注下,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已经从破百亿,迅速增长到150亿元以上。而方正证券预计,到2020年,网络直播将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庞大市场。要知道,1000亿元,中国整个小家电市场的规模,也不过如此。
  当然,别看视频直播像蛋糕魔法一般越吹越大,但前来抢食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就在今年4月,文化部公布的网络直播企业还只有200多家。而按现在的不完全统计,至少超过400家各类平台杀入直播市场,大有把蓝海变红海的声势。
  别看“未来”是个千亿规模,至少3亿用户的大市场,这个“未来”究竟是哪一天,都还只是分析师们的意淫。更何况就算这个美好的“未来”真的来了,笑到最后的,肯定只有少数人。
  从目前直播内容发展的趋势来看,明星类综艺直播,能切走的蛋糕比例和发展的前景,是所有直播内容中优势最大的一脉;余下成活率高的,则是游戏类直播,毕竟这是视频直播的源起,底蕴犹在。而眼下正风生水起的电商类视频直播,也有可能取代单纯的秀场模式的直播,彻底将网络直播从单纯的观看打赏,进化到功能更加丰富的网络化生活。
只有更喧闹
没有不无聊

  当我把体验网络视频直播作为一项任务进行的时候,我选择的时段是睡前的半个小时。在潜意识里,我把看直播当成了一件打发空余时间的事情,而事实上,这正是视频直播走红的起点和爆点。
  有互联网分析师直接将网络直播叫做消费无聊。而网络直播,以最真实、最具话题性的方式,将无聊变成了一种时尚。这并不是说我们此前就没有无聊,无聊也许是我们忙碌生活中最坚固,最无法磨灭的一种状态。
  想想曾经我们花费过多少时间用于接收彩信,剪辑彩铃,就能理解我们现在是如何被活色生香的直播吸引。
  直播之所以眼下喧闹无比,正是抓住了互联网视频化时代中用户对消磨无聊时光的新需求,不仅得到用户的关注,更为用户提供了精准定向的服务,从而获得用户消费无聊的商业价值。
  只是,再喧闹“魔性”的直播,也无法最终拯救我们的无聊。
  有人用“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句话来解读直播,也许再贴切不过。
  一群人以无聊相互消费,以为就是陪伴了。用打赏、金钱、商业模式给无聊以意义,以为无聊就是真实。因为无聊去做直播,成了网红,有了粉丝和追求者,以为就有了真情。
  有人享受直播镜头前被人宠,被人赠送虚拟礼物的虚荣,因为关上镜头,他们就是庞大城市里一个无人问津的nobody;而有人则在一夜爆红,日赚上万的烈火烹油里恐慌,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
  100多年前,因为同性恋行为妨害当时社会风化的著名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获罪入狱,世人无不惋惜哀伤于一个明星公众人物的陨落。但王尔德自己在狱中日记里写道:“我一点也不后悔曾经为享乐而活过,我过着蜜糖般的生活。”
  面对生活的繁乱、心中的无聊、空虚,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王尔德视之为蜜糖,楚门处之如地狱。网络直播无非是新时代里一面新的镜子,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要如何与无聊自处,于何处寻找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