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游戏钻了万科的治理漏洞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瑞明

  从去年至今,中国最为著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万科风波不断,从“宝万之争”到“华万之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态不断演化升级。万科及其领袖式人物王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标杆,从而让这一事件备受关注。然而,最新的消息显示,钜盛华及前海人寿提议开股东大会罢免王石等董事,这意味着,万科的创业团队正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严酷的威胁和考验。
  关于此次万科之争,仁智见仁,智者见智。抛开具体问题,其实万科今天所发生的争端曾经在历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过,只不过早期的版本换成了另外一些人、一些故事罢了。这些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的上演,往往和企业的治理结构有关。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往往不一致,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使所有者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此,它不仅规定了企业中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企业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就万科事件而言,尚未脱离历史教训的规律。第一,在企业获得一定业绩的同时,没有及时修正调整企业的治理结构,没有使之进一步规范化、明晰化。在钜盛华及前海人寿提议开股东大会罢免王石董事的议案中,罗列出王石诸如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披露报酬信息、内部人控制、利用董事长地位获取巨额回报等多处问题,直指王石等违背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尽管这些指控未必全都成立,但也可以窥其一斑。
  第二,正是因为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风险预防机制缺失,没有及时在资本市场上做出应对,引致了后续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企业运营团队过度自信,没有认清企业租值上升必然引发的权利争夺问题,在万科自身租值奇高且漏洞颇多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必然会出现利益追逐者。狙击者如果不是宝能系,也会是其他公司,这是必然。
  第三,在处理宝能狙击的过程中,现代资本市场和企业的运行规则也未得到遵循。对于万科团队而言,宝能当然很讨厌,但是如果其没有违反法律,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来实现利益争夺,则无可厚非,资本从来无情。万科团队的一系列不妥当的处置进一步恶化了问题。此外,前次事件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各方都开始重新审视各自的控制权和利益,此时在前次事件冲击下,万科在未对治理结构调整和完善、做好充足应对的情形下贸然行动,引入深圳地铁伤害了华润的利益,导致波澜又起,困局重生。可谓慢病用了急药,适得其反。
  事态依然在发展,“万科之争”依然未有定数。然而,如果站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看,我们不禁会为万科发生如此争端而唏嘘不已。即使像万科这样一家中国标杆式的“最受尊敬的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如此漏洞重重,中国整体企业治理结构之落后,可想而知。归根结底,“万科之争”是万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代价,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构建的滞后。
  “万科之争”对于万科公司本身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来讲,未必是一件坏事。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成长的同时,它们也必然有一天将面临企业治理结构问题,必将面临资本时代随处可见的“门口的野蛮人”,资本的逐利本性从来都是如此残酷无情,一旦企业的治理结构出现漏洞,有了套利的空间,那些“野蛮人”会像狼一样进入到资本市场捕获猎物。
  从企业的长期成长来看,这未必不是好事,这就好比,草原上没有了狼群,群羊的活力也会逐渐消弭。所以,如果说这次事件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那就是万科为所有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经验教训,迫使它们一开始就预防此类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越来越完善,权责越来越明晰化,从而保证基业长青。(作者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