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葫芦上能雕刻一千个福字
工艺大师张冰赋予葫芦更多美好寓意
2016年10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冰先生展示自己雕刻在葫芦上的水浒一百单八将。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在人们眼中,葫芦历来是一种吉祥之物,取材葫芦做成的手工艺品也颇受欢迎。在济南有一位专攻葫芦雕刻的工艺大师张冰,他能在一只40厘米高的葫芦上雕刻出一千个福字。不仅如此,他还涉足多种济南民间工艺的研究,写出了一本《济南工艺美术史》。

  本报记者 于悦

工艺美院就读时
爱上手工雕葫芦

  从1984年到1988年,张冰就读于山东工艺美院,1985年前后,社会上兴起了改革开放后对民间艺术的第一次重视,“一般来说,纯学习美术的学生接触工艺的东西较少,但我们就能接触很多,比如雕刻、印染、编织等,上课时老师就会讲到,学校里也有些民间艺术展览。”
  和一般的民间艺人不同,张冰系统学习了各类民间艺术的理论知识,但工艺美院并没有几个学生从学院派走上手工艺人这条道路,更没有葫芦雕刻这一课程,但那时候济南却是山东葫芦的消费中心和集散地,近邻聊城是全国最大的葫芦产地,因本地没有市场,就大量外销到济南。
  张冰还在上学时,英雄山下就有些聊城人卖葫芦,“那是一种扁圆形的用来养蝈蝈的葫芦,手艺人每次挑一担子过来,现场在上面刻戏曲人物故事,卖得很便宜。我和同学们经常去淘这种葫芦,就为了看上面刻的画。”张冰说,他还向这些艺人学习葫芦雕刻的刀法、构思等,这对他后来搞葫芦雕刻有直接影响。
雕出千福葫芦
摘得民艺最高奖

  从工艺美院毕业后,张冰去了旅游局从事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当时旅游局拿出一笔资金做了两年的葫芦试验,他也是参与成员之一,“葫芦工艺分六七种,不只雕刻,范制葫芦也是一类,简单地说就是扣模子,后来我逐渐将彩绘、烙画、镂空等工艺都尝试在葫芦上。最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镂空雕刻。”
  一开始做葫芦雕刻时,张冰也像那些民间艺人一样只在表面刻线条轮廓,那时并非没有镂空技艺,但只是为了起到透气的实用效果。后来他开始尝试艺术镂空,1991年他带着自己做的一个葫芦灯罩和一套葫芦茶具参加了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
  “那时的雕刻理念并不成熟,直到2000年左右,我才完全确定了自己做葫芦镂空雕刻的工艺方向,立志做前人没做过的东西,就是葫芦的通体雕刻,并且要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理念,达到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张冰说。
  200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张冰带来的一件葫芦镂空雕作品获了金奖,在20厘米高的葫芦上通体雕刻了一百个寿字。“百寿”葫芦得到广泛认可后,紧接着张冰又在一只40厘米高的葫芦上刻了一千个福字,经咨询专家,这种在器物上镂空雕刻千字的做法,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件作品摘取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奖。
花费六年著书
介绍济南工艺美术史

  张冰说,在天然葫芦上刻字可不简单,首先要注意的是葫芦的承受力,它的特性是脆,外皮硬内皮软,刻得太用力就会断,就前功尽弃了,以千福葫芦为例,葫芦外形是曲线状,字却是直线,每个字的大小和葫芦的尺寸有对应的比例,这种比例无法用数字形容,只凭经验断定。
  说起为何刻福寿二字,张冰说,葫芦这一物品历来受很多人欢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葫芦协会,但在中国葫芦被赋予更多的美好寓意,由于谐音福禄,在葫芦上刻福字、寿字也和它本身的文化内涵相吻合。
  除了做手工艺人,学院派出身的张冰还有另一个工艺研究者的身份。2005年后他用了六年时间走遍济南的山山水水和大街小巷、考察古迹遗存,访问了200位工艺美术工作者,撰写了《济南工艺美术史》一书,填补了地方工艺美术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也在为记录和传承更多的非遗项目而努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