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出镜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中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这部被视为十八届六中全会“暖场之作”的反腐“大片”,首次在央视黄金时段对一批落马“大老虎”进行了集中“展示”。贪腐细节闻所未闻,贪腐人物现身说法,落马“老虎”的跌宕人生就这样“直播”在公众面前,令人唏嘘,发人深省。
  □王学钧

  《永远在路上》甫一播放就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认为“关键”原因在于,“专题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反对腐败的社会心理。”《新京报》社论《公开“大老虎”贪腐细节,集结民意支持》则更看重“细节”的力量。诸如周本顺为宠物雇保姆之类的“重磅炸弹”的“投放”,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让民众知道更多反腐败的细节、详情,才会知道腐败之恶,遏制腐败之难,继续反腐以及推进制度反腐之急迫。”而在搜狐快评《中纪委纪录片,给党纪鞭策插上舆论翅膀》看来,《永远在路上》“以大众媒介的方式推送省部级官员贪腐的详情”乃是一个“历史事件”,中纪委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呼应了社会对反贪腐的期待,成为舆论热点在情理之中。
  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互联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对此,凤凰网《贪官集体出镜解答“反腐之问”》一文认为,“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就是一种答案——它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金羊网《<永远在路上>表明推进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一文认为,《永远在路上》的播放,“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将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长江网《“永远在路上”既是一份承诺也是一份嘱托》一文认为,《永远在路上》让腐败高官现身说法,是“告诉国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是“印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反腐勇气和决心”。
  在议题与时间节点上,《永远在路上》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堪称“无缝链接”。不少媒体也看到了其中的“深意”。中国网《<永远在路上>彰显反腐没有休止符》一文认为,“《永远在路上》反腐纪录片是在为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造势,也等于为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前预热。”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在《领导们,中纪委喊你回家看片子》一文中指出,以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六中全会即将召开,这部片子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一次“祭旗”与“宣誓”。“当全党、全社会都认为反腐是只能深入不能后退、谁不反腐就说不过去的时候,反腐就已经走向了不可逆的历程,也就会‘永远在路上’。”
  面对专题片呈现出的严重的贪腐问题,不少媒体做出反思。新华社评论文章《背弃信仰是最大的悲哀》以白恩培、周本顺的可悲结局警示全体党员:“坚守理想信念片刻不可放松,背离了初衷和信仰,走向自己的反面,是最大的悲哀;是党员就该把忠诚于党、忠诚于信仰作为毕生的追求。”财新网《周本顺为儿子站台“上面有人”顽疾何除》一文从周本顺的“家风败坏”中看到,“权力不进笼子,‘站台’不会消失,家族腐败也难以避免。”《京华时报》评论文章《从<人心向背>热播里读懂什么》着重发掘片中“揭示了制度反腐的内在逻辑”——“如果只是展示其丑态,而不挖掘他们落马的诱因,剖析他们沉沦的路径,不扎紧制度的篱笆,那么警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会弱化为人们的饭后谈资而已。”
  正如《北京青年报》在《“永远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一文中所指出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既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一份阶段性的答卷,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面对落马贪腐高官的戏景,面对永远在路上的铁腕反腐,“有志于”贪腐的人们不妨听一听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一句话:“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