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济南52班出港飞机延误
机长靠“数灯光”评估能见度
2016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4日,是最近这轮恶劣天气里又一个“雾里看花”的雾加霾天。没有要紧事的人选择在室内窝着,不得不出门的人耐着性子在路上堵着。对于民航人来说,雾霾影响了能见度,本来该起飞的飞机也只能等着。
  和13日相比,济南的雾霾对航班的影响要小一些。14日上午8点到10点半,大雾来袭,能见度太低,早出港高峰的后半程被生生截断,许多飞机不得不“趴窝”等在原地。截至傍晚6点,共延误出港航班52班,山航取消3班航班。13日全天延误出港航班87班,取消3班;12日延误航班18班。
  “13日凌晨2点多,大雾就起来了。”民航山东空管分局塔台管制员高勇当日值班。据他介绍,13日上午,原本是早出港高峰期,能见度却在起飞标准边缘徘徊。“每回总有‘耐不住寂寞’的机长申请‘把飞机推出去到跑道上再看看’。”
  机长说的“推出飞机”,指的是飞机在起飞前必须和空管部门申请排队,之后才能推出跑道、发动、起飞。对于当时是否达到起降标准,塔台管制员可以对着电脑屏幕看数据,飞行员则会“数灯光”。机场跑道两侧每隔60米有一盏灯,飞行员根据自己能看到远处第几盏灯来计算跑道视程是否达标。
  “这种打前锋的一般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机长,其他飞行员就会等他们的好消息。”高勇说,如果“先驱”成功了,大家就纷纷排队等推出;也有运气不好的,只能再把飞机滑回等待区;还有一种情况,天气变化太快,前一刻能见度达标,“早鸟”先飞了,后面的又走不了了。“还得‘靠天吃饭’,有点运气成分在里面。”高勇说。
  除了运气,航空公司还有硬实力的比拼。高勇说,山东航空安装了比较先进的HUD,俗称“盲降设备”,对能见度的要求比机场通常的标准要低近一半。比如没装HUD的飞机必须在跑道视程达到400米时才能起飞,装了HUD的只要200米。这意味着,同样是雾霾天气,其他航空公司还在苦苦等待,山航可能靠着HUD先飞了,HUD因此也被戏称为“雾霾神器”。
  “有些航空公司可能很早就准备好了,就等推出,可是达不到标准就是飞不了。山航可能在他们之后才准备好,但达到了起飞标准,就先飞了。”据记者从山航了解,14日当天,山航启动大面积延误橙色应急程序后升级为红色,济南和青岛两地共有11个航班使用HUD起降,减少了包括后续航班在内的30个航班的运行延误。  
本报记者 廖雯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