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接送洛阳看病老人一年半,可绕二环路十几圈
热心“的哥”又在微信为老人募捐
2016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和龙免费接送老人已有一年半时间。
     一个是济南的哥,一个是洛阳老人,本来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人却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从2015年7月开始,济南恒通出租公司雷锋车队副队长王和龙开始免费接送来济看病的洛阳残疾老人孙聪芳(今年四月本报曾报道)。一年半的时间内风雨无阻,免费接送十几次,跑了近600公里。现在,热心的王和龙又在微信朋友圈发起捐款,好让孙聪芳度过寒冬。
  文/片 本报记者 刘飞跃

看到老人衣衫单薄
他在朋友圈发起捐款

  近日,恒通“的哥”王和龙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消息:天气越来越冷了,晚上接到洛阳孙大姐的电话要来济南看病,老婆知道后,从家里找了许多衣服,让早上给大姐送过去!
  “接送大姐有一年半了,看着大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的勇气提升了许多,我也替她高兴!每次到医院、长途汽车站都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我也增加了传播温暖的信心!谢谢大家的爱心!”王和龙说。
  王和龙口中的孙大姐是孙聪芳,来自河南洛阳。2015年6月底,全国80多个城市的雷锋车队队长到北京开会。会议期间,洛阳雷锋车队队长对王和龙说,洛阳一位叫孙聪芳的老人每个月到济南治病,济南的哥能否帮一下忙?王和龙当即提出要对老人进行帮助。
  孙聪芳家庭贫困、行动不便,靠吃低保生活,家里也没有其他的家属。“说实话,我的能力有限,只能每个月接送,买饭给她吃!我有个想法,能否给她捐点钱,多少都行,我的朋友圈有好几百人,我的人品大家也敬请放心!”王和龙在微信朋友圈里这么说。
  “希望能尽可能地帮助孙大姐,让她度过寒冷的冬天。”11月14日,王和龙对记者说。
一年半跑了
近六百公里

  王和龙家住黄河北,每逢孙聪芳来济看病,他便准时到车站接人。记者专门为王和龙算了一笔账,从2015年7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年11月将近一年半,他接了孙女士最少16次。
  从黄河北到长途汽车站大约10公里,然后再从汽车站到诊所七八公里。等孙聪芳看完病,王和龙需要从市区任一角落跑到诊所去接她,平均距离七八公里,从诊所到汽车站又需要七八公里。
  “一天下来跑大约需要跑35公里,一年半的时间每月跑了将近600公里。”王和龙粗略地估计。
  由于身体不便,孙聪芳平时也很少出门。看到孙聪芳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王和龙就寻思着带她在济南转转,看看济南的美景。“之前抱她上下车的时候,她身体很虚弱。经过这一年的治疗,她身体有力气了,气色也好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她照顾好!”王和龙说。
济南和洛阳
雷锋车队爱心接力

  一个是济南“的哥”,一个是洛阳老人,天各一方,两个本来没有交集的人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王和龙说,这就是“缘分”。被助老人孙聪芳于1992年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2007年她胳膊和双腿严重变形,无法行走。2012年,孙聪芳从朋友那里得知济南一家诊所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较为有效,从此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济南。
  “因为孙大姐行动不便,洛阳雷锋车队队长娄建党多年来坚持义务把她从家送到车站,等她返程时,再把她接回家。”王和龙说,济南雷锋车队要和洛阳雷锋车队做一个爱心接力,免费把她拉到诊所,等她看完病再把她送到车站。
  王和龙之前当过兵,有军人的热忱和血性,在旁人眼中他就是一位“公益迷”。在今年10月23日,王和龙跟随车队冒雨前往黄河以北的孙耿小学,看望那里的贫困学生。10月31日,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王和龙以及“雷锋班”班长等人与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学兵大队十余名官兵代表等带着慰问品与助学金,专程看望了青岛即墨兰村镇五岁孩子辛梦涵。
  本报联合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明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以及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五届责任市民评选活动已正式启动,评选分责任市民和最佳公共服务奖两个奖项。责任市民代表了推动城市进步的草根力量,最佳公共服务群体则展现了城市形象和公共服务文明。
  欢迎热心市民推荐,您可以拨打齐鲁晚报热线96706或者85196870进行推荐,或将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qlwbdpc@163.com,也可通过齐鲁晚报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进行推荐。我们期待您的热心参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