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大气 画里藏乾坤
2016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话花鸟画家王孔华

  王孔华
  王孔华,号朴厚斋,1964年出生,山东青州人,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工作室导师,中国画艺术创作院院委、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美术界,王孔华老师是低调且沉稳的,他几乎不大肆做宣传,而是偏立一隅做学问,搞他的书画研究。他的花鸟画用墨或如倾泼之雨,势若崩云;或如厚石,沉凝老苍。其用色大胆泼辣,能放能收,雅俗共赏,确然不俗,形成了自己合于传统又贴近当代审美意识的画面。今日通过与王孔华老师的交流对话,也让我们对他的艺术经历和艺术理念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记者:从山东到北京,您的艺术之路充满传奇,能否给我们讲一下您在艺术求索中的一些故事和感受?    王孔华: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迫于生计,干过零活,开过拖拉机,跑过货运,干过工程,但不管干什么,对中国画的热爱与追求却从未终止过。2008年,我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有幸在何水法先生门下学习,后来又受教于张立辰先生,先生们对中国画的见解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使我对中国写意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学习中,何老师不让我们学他,而是要学习古人从古人做起,要去写书法、多去看、多临摹古人传统。何老师的绘画也一直追求充满朝气、正气、大气,在画面上表现仍为鲜明、健康向上,而不是颓废消极的东西,这对我启发很大。而张立辰先生是传统的守望者,始终把民族性的创作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这种赤子之心是可亲可敬的,其艺术作品中笔随心动的畅怀和活力激情,和他笔外笔,墨外墨,意外意的高格调与境界,都让我受益匪浅。除了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先生身上也学会了如何做人,不虚假,不做作,不狂怪,很少在媒体等一些公共场所宣扬,表现,也很少走市场,专心于艺术传承,弘扬中国写意精神,这都是我们后辈应当努力学习的方向。

  记者:您一直以来都在画写意花鸟,写意花鸟在创作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是什么?请讲讲您关于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一些重要艺术理念?
  王孔华:的确,多年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也赋予我很多的深刻感受。首先是笔墨语言。笔墨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中国画自古就讲笔墨,而且,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这也就是法度。精彩的笔墨要始终贯穿于画面之中,整张画才会撑得起、立得住。古人说:用笔万古不移。只有从古人的经典作品中学习规律,锤炼笔墨,才会领略到中国画的魅力,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音。其次是构图形式。中国画把构图叫做经营位置,可见古人对构图的用心之良苦。好的构图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远看其势、近看其质,这个势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构图。如果说笔墨是一幅画的血肉的话,构图便是其骨架。最后是气韵。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打动人,要鲜活。这些凭生搬硬套是做不到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到室外写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把自然中美好的、感人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可以说,气韵是中国画的灵魂。

  记者:您的写意花鸟画用色比较丰富,有评论家曾点评您的用色是“在单纯中求不单纯,达到单纯而不单调的丰富的艺术效果”,对此您如何看待?
  王孔华:我比较喜欢用亮丽的颜色,在绘画中,也是将敷染、点染、烘托、泼彩并用。其实画面的雅俗不在用色而在用笔,色墨本不相碍,墨与色的关系就是以色代墨,色即是墨、墨即是色,最后让画面实现“明丽鲜艳而不失于浮俗,沉厚稳重而不流于郁滞”的效果,色或者墨,最终表现的还是花鸟画所蕴含的一种蓬勃的朝气与盎然的生气。

  记者:写意花鸟较之工笔花鸟,难度更大,也不如细腻真实的工笔花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您是如何认识和坚守写意花鸟的?  
  王孔华:写意画绝不单单是一门画种,花鸟画最早出现于宋代,是最高峰时代,是工笔花鸟时代的极盛,此后写意花鸟画也逐渐成熟,到了清末民初花鸟又有了任伯年,吴昌硕,吴弗之,齐白石,潘天寿等一代大师,在传统笔墨,色彩和构图之中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新的艺术高度,艺术家应该具有艺术的天赋,独具慧眼,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在平凡之中看到的是不平凡的美,把这种能力称为艺术家的眼睛。大自然之中,物种极为丰富,任意来挑选,能取能舍,才能得到形态丰富之美,大自然的美是生动之美,是凭空无法想象之美,画家的综合素养体现尤为重要。画家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表现手法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都会影响作品的境界。
  所以我认为写意画是最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不管是对笔墨的锤炼、对意境的营造还是对画面的经营都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思想和文人情怀。写意画的创作一定要有胸怀,要有“胸中有大气,画里藏乾坤”之势,要做到这点,画家更需要有观察力、笔力、手力、取法乎上、心手相依,从而写出艺术作品中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可能是性格使然,我一直对大写意花鸟画情有独钟,喜欢用纵横恣肆的笔墨来表现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生命力,在痛快沉着中体现我对生命的感悟,对大写意花鸟画我也会一直热爱并不断地求索下去。      (贾佳)

  ▲花鸟

  ▲山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