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城区内大雾弥漫。
文/片 本报记者 邓兴宇
连续多日,菏泽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PM2.5浓度高达200微克/立方米以上。雾霾频发,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尤其可怜,因为他们的童年更需要蓝天、白云的陪伴。
14日一整天,菏泽城区大雾弥漫,灰蒙蒙一片,分不清哪是雾哪是霾,多条高速被临时封闭,骑车出行的市民纷纷戴上了口罩。这一切对许多市民已经司空见惯。但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孩子在这并不太冷的天气下也都戴上了口罩时,心里会有一种隐约的痛。回想自己的童年,只有天冷得不行了,母亲才嘱咐戴上口罩。而现在,只要雾霾天一来,不少父母都要嘱咐孩子戴上口罩。
这些年,菏泽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政府一直在做艰苦的努力,包括安装了数据难看但更真实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检测装置,治理红三轮、烧烤摊,大力发展公交车等。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激增尤其是机动车数量的飙升,治理的成果并不明显。如此痛苦的博弈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不断上演。
如今,培育简约节能的生活方式,为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城市添砖加瓦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哪怕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别让口罩遮住了孩子们原本灿烂的笑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