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一次在乌镇召开,当时人们对这个号称中国版“达沃斯小镇”的江南水乡充满好奇。
在为数不多的来自山东的参会企业家中,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他的互联网观念作了阐述。他表示,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地球村”,数据中心就是这个虚拟世界的生产要素,是支撑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在这其中,浪潮扮演的就是云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提供者的角色。
到了去年,孙丕恕在“数字丝路·合作共赢”论坛上作了专题演讲。他指出,用“互联网+”去打造信息丝绸之路为浪潮带来机遇,一方面“互联网+”需要强大的IT基础设施做支撑,另一方面,围绕政府开放数据和数据资源交易,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生态,浪潮可以提供智慧产品和服务。
除了孙丕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去年也参加了大会。在大会“智能制造转型与升级”论坛上,张瑞敏以“海尔的互联网转型探索”为主题发表了9分钟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用户可以参与到企业设计、制造、销售与迭代的全流程之中,中国互联网下一个发展最好的应该是互联工厂。
“互联网最大的挑战是消除了距离,传统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都存在距离,而互联网却实现了全球零距离。”张瑞敏表示,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好的是电商,但下一个最好的就应该是互联工厂,互联工厂在与用户的零距离的基础上,可以去线上店、去线下店,直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意味着互联工厂将是继电商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召开,在互联网领域,一年之变亦是巨变。去年马云说,阿里希望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全世界的消费者去推进互联网的价值,今年双十一,单日交易额突破1200亿,这意料之中的增长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去年滴滴创始人程维说,“哪怕是Uber,只要它愿意,滴滴也愿意在全球开展合作。”而今一语成真,当初的合作意向竟变成了优步国内业务被收购。
由此可见,大佬们参会,除了喝茶聊天、打打嘴仗,一个个领军企业的未来之思,才是最受人关注的。对于来自山东的孙丕恕和张瑞敏而言,将带着怎样的新理念参会呢?
大数据,这是孙丕恕离不开的话题。今年10月孙丕恕曾直言,“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平台和服务,单纯的行业或者企业应用不足以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要么有数据,要么搭建一个数据交易平台,10年后谁会超过BAT?谁有数据谁有钱!”孙丕恕说,浪潮在IT企业中最早提出要做大数据,和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正面临转型难题。
今年召开的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主题就是“数据进化世界”,即将第三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孙丕恕也说,“不管浙江还是杭州都希望成为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现在浪潮也在这方面积极探究和布局。”
而对于海尔来说,除了建设互联工厂,近年来进行的创新管理模式备受关注。“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是创客”,海尔从原来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变成孵化创客的加速器,这让海尔成为互联网转型中的先锋。尤其是以用户为中心,从传统名牌经济转型为平台商业,从零和博弈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生态圈,从名牌超值转型为社群用户的终生价值。
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管理、结构、思维创新?互联网大会上的张瑞敏将继续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他的互联网方法论,也将继续为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提供借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