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因等待而幸福
2016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文旭 
 济南市甸柳一中八年级五班 

  茶馆门外的梧桐树下,年轻的小伙子手捧一束鲜花,四处张望。这时,一个姑娘小跑过来,接过鲜花,很开心地笑了。“我一直在等你”,小伙说。
  “我一直在等你”,这句话好像在哪听过?是他!我急忙翻开桌边的日历,6月23日,这个日子正是毛大爷去世五周年的忌日。
  奶奶家的村子叫梧桐村,也许是因为有大片的梧桐树而得名。梧桐村好像自成一片天地,天儿总是整日整日晴着,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记忆中,梧桐树下总站着个老头,听奶奶说,这个毛老头人怪得很,从不凑热闹,一天到晚就这么傻站着,是村里最穷的老头。
  我第一次打量他是在一个午后,阳光暖洋洋的,远山上的花儿初绽芳颜。填饱肚子,时间也好像慢下来了,我们几个孩子正要去树下玩,只见这个毛大爷站在树下向远山张望,好像在等什么。我好奇,就试探着问:“爷爷,你在等谁?”他艰难地转过头来,背已驼得厉害,脸上布满核桃似的皱纹,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我,看得我心里发毛。“别理他,这是个怪人”,小伙伴荷花说:“听说他老伴死了,他也疯了。”荷花边说边拉我走。我踉跄着回头望,他已背过身去,灿烂的阳光镀亮了叶片和梧桐树下的毛大爷。
  我打消不了好奇心,下午又去了一趟,毛大爷还站在那儿,像一尊雕像,一动不动。我站在他身边,问道:“您等谁?他在山上吗?”“她一直都在!”“谁呀?”半晌,我意识到自己太冒失了。“我老伴!”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那一晚,老伴托梦给我,她一直就在那座山上,不久就会回来……”我向山上望去,淡白色的花丛中有几座墓碑,怨不得他那么说。
  “我一直在等你!”他把头往梧桐树上一倚,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无声的悼念。树影婆娑,也陪着他等那个人。
  许多年后,他去世了。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在梧桐树下等她。“咚”的一声,他躺在梧桐树下,再没有起来。
  “我一直在等你!”直到如今,我读懂了他的寂寞,不是感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物是人非的孤寂,那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与思念的玄奥,服从自然而又抗衡自然,任风雨雕蚀,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日月如梭,好一种从容大度的等待!
  梧桐树下,小伙子和姑娘相拥在一起。雕木茶桌上,扑进一缕蓬松的阳光。我漫步走到护城河边,折一只白船,顺水漂走,缅怀阳光下逝去的等待。
  评语:文章用“我一直在等你”一句话引领全文,由眼前小伙子等待姑娘说的话,回忆了几年前怪老头毛大爷苦苦等待已逝老伴的凄美故事,用爱与温暖书写了一个美丽感人的童话,语言生动优美,韵味无穷,读来感人至深。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细腻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形象丰富。本文结构紧密,首尾照应,尤其是结尾一段,文采飞扬富有哲理,写出了对老人行为的理解、赞美、怀念之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