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春运
2017年0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世纪80年代济南站春运场景,由作者在济南铁路局档案室翻拍
     年关将近,1月13日是今年春运第一天,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迁徙运动又拉开了帷幕,我不禁想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的春运。
  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叫“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再后来简化为“春运”。从1954年起,原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当时日均客流为73万人次,高峰客流90万人次。1981年,“春运”两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上。
  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运,就要提到绿皮车。作为当时的主要车型,绿皮车的时速只有60公里左右。窗户是上提式开启,可大可小,根据需要卡在不同的位置。有的车厢一侧有茶炉供应开水,所谓茶炉就是一个小型燃煤锅炉,列车员将热水灌到两个大水壶里,用小推车推着逐个车厢送水。
  绿皮车没有空调,在车厢的天花板上有一排风扇,用于夏季降温。冬天则靠锅炉供暖,列车员不但要负责车厢的卫生、开关车门,还要负责烧锅炉。车厢里白天还能凑合,晚上就不行了,加上车厢密封不好,到处透风漏气,乘客常常冻得哆嗦。
  上世纪80年代末,“民工流”开始出现,那时候的春运更像一场战争,因为车少人多,严重超员。有时候,好歹挤上了火车,却发现车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两个车厢间的弹簧已被死死压住,车都开不了。万般无奈,列车员只得劝部分旅客下车,但事实上没有旅客愿意下车。据客运段的老列车员说,在那种情况下,为了列车可以正常运行,往下扔行李也是不得已的事,只要行李下去了,人也会跟着下去。每次到站之前,列车员会反复告诫旅客,把车窗关严,千万不要开窗,到站之后,大批的人涌上来,看到窗户有缝,都会想办法撬开,许多人就从这撬开的窗户直接爬上来,车厢里一片混乱。
  1985年寒假,我跟随哥哥到外地打工。春节前,我们只从老板那里领到一半工资,拿着这辛苦钱直奔火车站回家过年。我们只买到了两张站票,听说有人买了票也挤不上车,我特别紧张,早早就开始排队。为防止别人插队,大家都紧靠在一起。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厢里人满为患,连厕所里都是人,动都动不了。即便如此,相比在沿途的停车站根本挤不上车的旅客,我们能站在车厢里已经是很幸运的了。有不甘心的旅客抓着车外的手把杆不松手,列车没法开动,车站的工作人员只得往下拽。
  列车到达济南站,我们还要坐长途汽车才能回老家。在广场上,或站或坐全是等车的旅客。每到列车将要到站,车站人员就举着引导牌让旅客排队,如果队伍太长广场排不开,为防止拥挤和踩踏,引导人员就举着牌子领着旅客围着广场转圈。列车进站后,再把他们引导进站。
  1989年,我成为济南机务段一名机车乘务员,在胶济线担当客运列车牵引任务。开了十几年火车,经历了十几年春运。看到那些在站台上拎着行李奔跑着赶车的旅客,我都是稍晚一点开车,尽量让他们上了车再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