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孔子牌”,齐鲁文化走出去
“尼山书屋”在13个国家落地,让外国人来讲中国故事
2017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尼山书屋不仅在省内遍地开花,而且走出国门,在13个国家落地。 (资料片)
     鲁剧精品《琅琊榜》在海外掀起收视热潮,尼山书屋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落地生根,近年来齐鲁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也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齐鲁文化“走出去”,代表委员们建议,要拓展新型传播方式,投资海外文化产业,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民间力量。

  本报特派记者 范佳 范洪雷
   
文化走出去
也要接地气

  作为这两年鲁剧精品的代表,《琅琊榜》不仅长期“霸占”国内荧屏,在海外也“圈粉”无数。该剧播出不久,北美最大的亚洲电视剧网站Viki.com上,就出现了《琅琊榜》的专题页面,还能在线观看由外国志愿者翻译、制作的字幕。《琅琊榜》中所传达出的“义”“礼”精神,正是儒家文化的要义。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林昌看来,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的主流和发祥地也在山东。“因此,齐鲁文化走向世界,也就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离不开齐鲁文化“走出去”。
  山东社会科学院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霏霏进一步分析,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其中的齐文化与鲁文化二者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重创新,鲁文化重传统、重伦理,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有机融合,齐鲁文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汪霏霏说,齐鲁文化的对外传播要根据不同国家受众“因地制宜”,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比如日韩、东南亚的受众更接受鲁文化,儒家文化对日韩的传播中文化折扣更小。而欧美更容易接受齐文化和重冒险的胶东渔民冒险文化,如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道鲁商》,更能体现齐文化的文化内涵。 
  “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需要大力开拓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彭耀光认为,应当创造性地利用网络、影视传媒等传播渠道开展齐鲁文化对外宣传,借助华文媒体,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2016年9月17日,《孔子》纪录片国际版在法国文化电视频道ARTE首播,在法国观众和文化界引发关注,并且取得良好反响。该片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参与制作,是中外合拍的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纪录片。
投资海外文化企业
产业带动作用趋明显

  除了通过众多传播渠道的项目带动,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又发生了新变化,其中,文化产业对“文化走出去”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不少国内文化机构通过投资海外文化企业,投资或并购海外剧院、影视公司、电影院线、海外出版商等,逐步改变着文化海外传播的理念和结构。
  “文化产业是齐鲁文化走出去的很好方式。”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举例说,尼山书屋就是齐鲁文化走出去典型的产业尝试,尤其是其体验式的传输方式,避免了像讲座等单纯的灌输方式,让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了解,我省尼山书屋“走出去”工程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自2013年至今,已有22家尼山书屋在13个国家落地,1万多册图书通过尼山书屋“走出去”。走进尼山书屋,一改过去中国人把中文书翻译为外文书的模式,让外国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融入外国人的阅读视角和语言习惯。
  宋文新说,这更加切合国外年轻人的读书习惯,尼山书屋为齐鲁文化走出去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路径。
  山东省财政厅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处处长张伯福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除了支持山东出版集团的尼山书屋,去年还支持山影在美国成立影视公司。
调动民间力量
整合资源打包输出

  在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看来,现阶段齐鲁文化走出去,还是要加强政府引导。“齐鲁文化很有优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关键是要整合资源,打包输出。”
  她说,齐鲁文化走出去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政府引导。“具体到某项对外文化活动,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项目组,对活动进行包装、推广,文化走出去的效果才会更好。”此外,她认为,政府部门还应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规则指导。
  据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是今年我省文化工作的重点。今年围绕打好“孔子牌”,我省计划系统挖掘梳理齐鲁文化资源,制定齐鲁文化走出去整体规划,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组织举办2017瑞典·中国山东文化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贝尔格莱德市图书馆“中国山东文化周”等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办好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此外,山东还将出台“一带一路”齐鲁文化丝路行的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已与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合作关系。
  汪霏霏认为,除了政府支持,政府职能也应进一步转变,打造公平公正、运转良好的市场机制,进一步调动民间力量的作用。
  如今,在澳大利亚大悉尼地区的宝活市市政公园,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庄严的孔子圣像,展示着儒家文化、齐鲁文化的魅力。“这些民间组织和个人也是齐鲁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彭耀光建议,设立齐鲁文化推广专项资金,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持民间团体和个人向海外推广传播齐鲁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