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污染企业向环保方向转型看好经济林发展
社会资本成种树主力军
2017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到植树节,有不少市民会选择种上一棵树,树的品种,松树、柏树、杨树都有,同样,林业部门每年也会种上百万亩的生态公益林。但是,每年种的经济林数量要超过生态公益林,种树的主力也逐渐从林业部门变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已成为林业建设的主力军。

  本报记者 朱洪蕾
实习生  李一诺     

经济林占
全省森林面积一半多

  我省森林面积有4400多万亩,山东省林业厅经济林管理研究员陈学贵介绍,经济林面积约占林木面积的一半以上。
  经济林不仅占全省森林面积的一半,每年种植的面积,也能占一半。陈学贵介绍,全省2016年新造林19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有100万亩左右。
  陈学贵介绍,现在各地的特色经济林发展比较快,包括苹果、大樱桃、冬枣等鲜果,核桃等干果,木本、中药材、调料、茶叶等发展都很快,种植面积也很大。
  在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林是苹果。据林业部门统计,苹果种植大概有600万亩,第二是桃,大概有270万亩,第三是核桃,有250万亩。
  由于经济林发展迅速,我省一些地方都有自己的区域品牌,像烟台苹果、沾化冬枣、阳信鸭梨、历城核桃、泰山板栗、蒙阴蜜桃、乐陵小枣等,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经济林作物。
  陈学贵说,现在的国有林场大多是公益性林场,面积稳定,主要是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高山、远山,一些地理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种植的主要是松柏、刺槐等易成活的树种。这些地方主要是为了绿化,只要能成活就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因为在这类地方即便种植了经济林也不能正常结果。而种植经济林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不少社会资本选择投资经济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于林果类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发展经济林既能取得生态效益,也能获得经济效益,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进入林业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陈学贵说,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深入推进,部分煤矿、建陶、化工、机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企业,靠原来的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需要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转型。一些房地产企业、工业企业流转了一部分土地,用来发展经济林。据统计,2015年全省社会资本投资林业达216亿元,占全省林业总投入的81.2%,已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
进入林业

  陈学贵介绍,目前,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种植,荒山绿化现在有补助资金,大约一亩地补助20元。
  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在全省林业创新投融资机制现场会上表示,山东省林业工作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保障有效、风险可控的林业投融资新机制,增强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刘均刚表示,各地要尽快熟悉掌握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运行流程、标准要求和审批程序,及早建立和完善林业PPP项目库,争取纳入国家和省PPP建设项目。
  近年来,中央和省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真正把这些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让各类投资主体同等享受到政策补贴。
  刘均刚表示,要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以奖代补、基地建设补助、信贷资金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而且对达到一定经营投资规模、符合林业产业政策的各类经营主体,优先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各级林业部门也将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比如降低林业贷款门槛,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涉林贷款规则,争取降低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林业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的门槛,同时规范林权抵押贷款使用管理,林权抵押贷款必须全额用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除了林业部门,银行也对社会资本进入林业出台了扶持政策,2016年11月8日,省林业厅与省农发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三年,省农发行将对林业提供不低于200亿的授信额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