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系列谈⑤
老人遗书控诉保健品,谁该反思
2017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乔志峰

  有媒体报道,青岛一位六旬老者日前在海边去世。在留下的遗书里,这位老人讲述了自己前后投入数万元购买保健品的经过,同时把矛头对准一家保健品公司。3月12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记者称,老人轻生没有任何“征兆”,公司将与家属协商此事。
  很多保健品坑人,并且专坑老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以前,就不止一次爆出过“人死了,保健品还没吃完”的新闻,比如南京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发现,老人生前在两家保健品公司推销下,买了十余万元的保健品,身后竟然还留有91771元的保健品寄存单。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而青岛这位花甲老人,如果其遗书所言属实,则是实实在在被保健品给“坑死”了。
  消费陷阱多,消费须谨慎。而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尤其多,金融、保健等都是问题高发领域。无良商家或诈骗分子为了将黑手伸向老年人、通过忽悠老年人来牟取暴利,基本上都是利用了老年人容易轻信、独居寂寞等特点,开发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术。
  虽然某些产品或服务在推销过程中可能并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但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甚至欺诈的问题?产品质量有没有保证?产品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监管的。或许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涉老”骗局才会愈演愈烈。欺诈消费者是无耻无德的行为,有些还涉嫌违法,而欺诈老年人更是特别可恶。工商、食药监、公安等部门应该联合执法,对此开展专项治理,绝不能让辛苦大半生的老年人沦为无良商家和不法之徒坑害的对象。
  另外,一些老人的家人也要反思。现在生活节奏快,不少家庭对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比较在意,对其心理需求却关心不够,导致老人常感孤独寂寞。一些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乘虚而入,召集老人们开会联欢、“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或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踏青等等,借此来拉近感情,推进保健品的销售。有的还见了老人就喊“爸妈”,那份亲热劲儿让很多老年人都无法抵御。请恕我直言,那些当老人去世后才发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保健品还没吃完的子女,是否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呢?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安度晚年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赡养和亲情的滋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