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大师王宪利>>
传承黑陶文化坚守40载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宪利是德州黑陶的创始人和命名者。数十年的漫漫岁月里,他一次次攻克中外陶瓷史上没有经验可鉴的新课题,发明无釉开片陶、窑变彩云陶、窑变玛瑙陶、紫檀陶、古铜陶等工艺,开创了自成一派的“宪利窑”。4月26日,记者走进“德州工匠”王宪利,倾听他与黑陶的故事。 
  1963年,王宪利出生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芦庄村,打小就对泥塑、印模等充满了兴趣。16岁起王宪利师从陶艺大师寇维军,正式开始了黑陶艺术之路。
  经过近十年的钻研和磨练,1987年王宪利带着首批“德州黑陶”在北京展出,引起极大轰动,古老而神秘的黑陶又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并由此掀起了全国学习黑陶的热潮,无数荣誉也接踵而至:1987十五件作品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筹备组);并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设计、制作主要国礼;同年获得第二十届全国旅游产品交易会大会表扬奖(大会设的唯一奖项)及山东省工艺美术百奖;1989年获法国巴黎国际科技发明博览会银奖……
  “黑陶做得再好,也只是对五千年中国古文化的复制。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创造现代陶瓷史上的辉煌。”怀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一生的痴心不改,他一心研习制陶工艺,相继发明了无釉开片陶、窑变彩云陶、窑变玛瑙陶、紫檀陶、古铜陶,多项创新工艺均多次获得全国金奖。并挖掘出失传几千年的蛋壳陶,在其原基础上再次提高黑陶蛋壳陶技艺,是全国唯一掌握手拉坯蛋壳陶通体镂空工艺的艺术家。 
  德州黑陶寄托了王宪利的哲思、悲悯和希望,更饱含着他对德州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谈及坚守近40载的原因,王宪利坦言:“一份责任。德州黑陶是在我手里‘红’起来的,我有责任传承它、发扬它、创新它。不论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