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改借债,公路收支不再“糊涂”
2017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谭浩俊

  财政部、交通部12日联合发文,明确从2017年开始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这将是今后政府修建收费公路解决融资问题的唯一渠道。 
  毫无疑问,这是规范地方举债行为的又一重大举措,不仅能够有效保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避免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债务,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公路建设资金筹集和使用的透明度。更重要的,一旦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还能为逐步取消公路收费、减少收费公路、降低收费标准、降低物流成本等创造条件。
  据统计,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收支缺口达到4143.3亿元,债务余额更是高达48554.7亿元。如果继续由地方政府通过贷款等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不仅负担会越来越重,而且资金使用会越来越不透明,取消公路收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收支已经出现严重缺口的情况下,强行减少收费,就等于扩大收支缺口,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但是,又必须看到,在地方的公路支出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理开支。正是因为还贷与公用开支等搅在一起,公路开支成了一笔糊涂账。
  同时,如果继续维持现状,还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企业负担,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竞争力提升等的重大障碍。而物流成本,则是企业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每年能够减少30%的收费,企业和居民就能降低负担1300多亿,等于一次幅度不小的减税。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行公路建设专项债券,专款专用、专项开支,挪用收费资金的现象就能大大减少。一旦收费到期,就能严格按照政策停止收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只要地方政府能够坚持这样的筹资方式,公路收费的负担是会越来越轻的。在此基础上,对存量债务进行优化,必要时进行资产证券化,就能逐步化解地方的公路债务问题,并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