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不输大片,来真的才能有效
2017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波
  6月14日,滕州多部门联合,进行一场“汽车西站反恐消防演练”。演练模拟公共汽车上起火以及歹徒挟持人质,多部门联合进行疏散乘客以及制服歹徒。(据《齐鲁晚报》6月15报道)
  以往不管是什么单位搞这“演习”那“演练”,认真准备的少,走过场应付公事的多。诸如“消防演习”、“地震防灾逃生演习”、“防踩踏演习”、“急救训练”等,很多单位是应上级要求不得不勉强为之,看似组织周密的安全演习,变成了某些领导个人表演的“秀场”。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单位上各色人等齐上阵,动员口号震天响,骨子里其实谁都不拿着当回事,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乱腾腾一阵子,呼噜噜跑几圈,本该严肃严谨郑重的演习任务被嘻嘻哈哈的笑声给消解于无形。参与者不知其所以然,发动者只是想当然,至于有什么真实的效果,管他呢!如果灾难来临,这样的演练能起到什么作用,可想而知。
  社会的文明程度无论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某些不可预测的突发性“暴力事件”不可能被完全杜绝。当“暴恐事件”不幸来临,如何从容正确地应对,体现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而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恐预演”,将演练当成“真实事件”按照科学的方法与程序积极应对,这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切实负责之举。唯有如此,才能组织起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达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标,真正维护社会的治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演练现场强大的阵容,逼真的情景,憾人的场面,平时难得一见,在电影院里观看警匪鏖战的大片也不过如此吧?各职能部门协调运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恐怖分子,将“演练”当成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恐怖事件”,如临大敌,默契配合,严谨处置,如此高难度的演练想不提升反恐能力都难。过去军队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和平年代里的“反恐演练”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